東邊道衙署這些官吏,還有道台裕良身邊的幕僚等人,每個人都有份兒。
禮物也大同小異,各類土產、山貨、皮張、藥材、銀子。
這其中,有一種藥酒,是陳郎中給開的方子。
用老山參、鹿鞭、虎鞭、鹿茸、靈芝、枸杞、天麻等配置而成。
這個酒,補氣血、壯陽氣,對那些四十來歲,力不從心的男人來說,簡直就是大救星。
曲紹揚在禮單最後,特地標注了藥酒的用法。
高泰源等人得了這藥酒,如獲至寶,跟曲紹揚的關係,又拉近了不少。
就這樣,曲紹揚在鳳凰城又住了四五天,衙署這些官員輪流請客,大家夥兒一起喝酒看戲,吃喝玩樂。
轉眼間,冬月沒剩幾天了,曲紹揚在鳳凰城的事情也都辦的差不多。
冬月二十七這天上午,曲紹揚等人收拾了行囊,準備動身往回走。
裕良的師爺,還有高泰源等人,得知曲紹揚要離開的消息,紛紛前來送行。
“老弟,快過年了,這是你嫂子給家裡弟妹,還有倆小侄兒準備的一點兒小玩意兒。
你不是還要納二房麼?貓耳山離著遠,喜酒我們是喝不上了。
這是給你和小弟媳的一份兒賀禮,可千萬彆嫌少啊。”
高泰源一揮手,身後的人捧著不老少禮盒,放到曲紹揚麵前。
其他人,也都是一個說辭,不說是給曲紹揚的回禮,隻說是給弟媳婦和孩子的。
鬨得曲紹揚也不好拒絕,隻能收下了。
時候不早,曲紹揚在眾人的催促下,這才帶著興業等人,趕著馬車,離開了鳳凰城,返回寬甸稱陳家。
寬甸這頭,陳允哲、陳允瀚兄弟倆,在成親七天後,各自帶著媳婦出門了。
陳允哲要參加來年的院試,他要回去溫習功課。
再者臨近過年了,安東木稅衙門那頭還有不少事情要處理。
陳允哲公務在身,不能耽誤太久,得儘早回去。
臨走之前,陳允哲跟爹娘說了,他們小年之前再回來,一起過年。
陳允瀚那頭,答應了何家,成親七天後,陪著何青竹回門小住。
所以冬月二十三那天上午,小夫妻倆帶著不少回門禮去遼陽了。
曲紹揚從鳳凰城回來,陳郎中夫妻少不得要打聽打聽這一趟出去咋樣,順當不順當。
曲紹揚就把道台允許他在雙甸子設立木稅幫辦、允許他成立民團護衛的事情,都告訴了陳郎中夫妻。
得知姑爺得道台賞識,手裡的權利也越來越大,陳郎中兩口子特彆高興。
“紹揚啊,我們跟秀芸商議過了,今年我們就不回貓耳山了,留在寬甸過年。
往後呢,我們冬天在寬甸,這邊冬天沒那麼冷,正好跟老大老二兩家一起過年。
春天的時候我們回貓耳山去住,一直住到秋天,那邊夏天涼快,避暑挺好的。”
陳郎中夫妻早就商議好了,倆兒子剛成親,眼下也不需要他們幫著忙活什麼。
來年一開春,他們就回貓耳山去,給閨女和姑爺幫幫忙。
曲紹揚那頭攤子鋪的太大,春夏秋三季忙的不可開交。
他們在那邊,彆的不說,好歹能幫忙哄哄孩子,替陳秀芸分擔些。
冬天沒啥事兒,估計那時候兒媳婦也可能有娃了,他們就得回來照看孫子。
兒子閨女都是親生的,哪個也舍不下,這已經是他們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