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玩兵法,你們算老幾?
炎海巡甲十六號的水手們七手八腳地把兩個箱子一樣的武器,搬到甲板上特製的發射架上。
沒錯,這就是隆慶二式火箭彈,四聯發海軍版。
特點是推進藥減少,射程減少到兩公裡。
彈頭部分外殼陶瓷,裡麵隻裝了一斤的火藥,比陸軍版的少多了。
卻裝了四十五斤火油,大號燃燒彈。
彈頭頂部還有一根三棱長錐,不是為了破甲,而是為了釘上船體。
海軍版火箭彈威力不靠爆炸,靠的是迅猛地燃燒,炸不死你,燒死你。
現在的黑火藥,想把一艘帆船炸毀,要麽量足夠大,要麽炸對位置,都不容易。
想燒毀一艘帆船,簡直太容易了。
明國的火箭彈,最基礎的原型是「出水火龍」。
竹製的兩級火箭,射程不詳,準頭隨緣,主打一個各安天命。
後來朱翊鈞對其進行了改進,技術源頭來自於他曾經在網上鍵政時了解過的康格裡夫火箭炮。
康格裡夫火箭曾經是英軍武器庫裡的當家花旦。
第一次亮相,就用於拿破侖戰爭。
1807年,英國海軍向丹麥哥本哈根發射了兩萬五千枚康格裡夫火箭,把這座北歐名城付之一炬。
據某位軍官的書信記載,1813年的萊比錫戰役時,康格裡夫火箭把拿皇的法軍打得像螞蟻一樣四處逃竄。
1814年,英美戰爭中,康格裡夫火箭攻擊了巴爾的摩附近的麥克亨利要塞。
大發神威的場麵激發了美國詩人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靈感,在他的詩篇《星條旗》中寫下了「火箭的紅光閃耀」。
而《星條旗》後來成了美國國歌歌詞。
第一次鴉片戰爭,康格裡夫火箭隨著英軍在廣州丶舟山丶南京等地大發神威,大敗清軍。
這麽厲害的康格裡夫火箭是怎麽發明的?
英軍在十七和十八世紀征服印度時,被印度土王用中國學來的火箭打得焦頭爛額。
善於學習的英軍把繳獲的印度火箭運回國,引起了武爾威治兵工廠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裡夫的極大興趣,加以改進,在1805年研製出威力更大,有點準頭的康格裡夫火箭。
朱翊鈞出手,肯定不凡。
明軍的火箭彈幾經改進,嘉靖四十六式火箭彈可以說是康格裡夫型火箭,或者是長杆大號二踢腿式火箭彈的極致。
到了隆慶二式,就開始走上真正火箭彈的道路。
長圓筒的彈身分推進部和彈頭部。
穩定的推進藥,尾翼和自轉螺旋槳,與康格裡夫型火箭截然不同,威力更大,準頭更準。
俞大猷把隆慶二式火箭彈四聯發海軍版,裝配到海巡槳帆船上,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吳淞船和世子大帆船好是好,就是帆具丶繩索非常複雜,甲板上堆滿了各種器朕就是萬曆帝(破賊校尉)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05/4889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