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一出現,就是殺招,直說剛才離開的七大理學派不是聖賢,不是好東西,天底下的讀書人不要和這理學七派玩在一起,否則也是雜質。
頓時還沒有走的諸多院主大吃一驚,臉上都顯現出了驚悚之色。
開玩笑,麒麟代表著天下正道,他說七大院主沒有聖賢之氣,那七大院主就是偽君子!
“噗!”
文理院主,山河院主等十多個大儒,聽到這話全都吐血,差一點也氣絕身亡了。
但是他們的臉皮還是厚了一些,終究沒有氣絕身亡,顫顫抖抖,在弟子的扶持下逃離了這裡,隻是他們的書院名聲,從此徹底壞了。
他們也將被定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永生永世都是讀書人心中的汙點!
麒麟一句話,七大書院的大儒,全都身敗名裂!
“學派之爭,比起正邪之爭更為恐怖啊!”
“麒麟乃是聖獸,這聖獸可惜隻有一隻,不然的話,我們也是正統!”
“理學八大派今日被罵死了一個,剩下的都被麒麟點評,也成了恥辱柱上的東西,可怕,可怕!”
許多的書院院主十分震撼,震驚於洪易的殺手鐧。
“讀書人之間的爭奪,以麒麟為聖獸,把握了主動權,的確有些意思,我雖然無法創造出麒麟皇這樣的存在,但是對於此界的那頭小麒麟,卻是可以造物出來的。”
方清看到在高空之中代表祥瑞的麒麟,似乎是看到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以他如今的道行,完全可以創造出這樣一頭聖獸麒麟,使得天下的話語權掌握在他的手中。
這樣一來,他讓麾下的麒麟說誰善良,誰就是善良的,他讓麒麟說誰是邪惡的,誰就是邪惡的。
諸多書院之間的爭鬥,在他這裡便成了小孩子過家家的玩意。
將某種獸類視作祥瑞,而有無數發言權的想法,顯然對於人道是極為不利的。
“我不僅僅可以創造出這種普通麒麟來,即便是朱雀,玄武,青龍,白虎,騰蛇,也未必不能夠創造出來。”
方清的體內世界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本源化作一尊尊聖獸,若是放出去,對於此大千世界的讀書人絕對是一種碾壓性的打擊。
畢竟誰都認為麒麟聖獸隻會追隨有德之人,而誰能行想到有人還可以創造出麒麟,使得麒麟成為那人的傳音話筒?
沒有人覺得有彆的人可以做到這點。
方清卻可以,不過他此時此刻與洪易的利益都是一致的,倒是不用再放出幾頭麒麟來顯示自己的地位。
方清注意著場中,此時的大會到了一起合作的時候,像是重陽書院的院主這一次帶來了藏書三十四萬九千冊,要為亞聖著作易經提供方便,又有南方士林大族謝家帶來藏書三十萬冊,也要為這一次盛事做貢獻。又有北方的朱家帶來了藏書五十萬冊,也要做出貢獻來。
諸多的書院院主,凡是現在留下來的,自然要為此盛事做貢獻。
而洪易也分享出了不少的絕學,諸如摩訶金剛般若波羅蜜多之道,上古元皇傳下的彼岸之道,一出現立刻吸引了所有院主。
洪易告訴諸多的院主,若是願意一道著作易經,像是這摩訶金剛般若波羅蜜多之道,大家都是可以參悟的。
當此之時,更多的院主願意貢獻出許多的玄妙來,諸如重陽真經,正氣卷,涅槃真經,吳子兵法等,都要為這一次的盛事貢獻更多的力量。
龐大的易經編修工作,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無數的典籍,涉及到了占卜,星相,龜甲,丹詞,三教,九流,農桑,地理,風氣,水氣,都朝著周易書院的眾聖殿彙聚而來,無數的經書被抄錄,開始融合。
諸多的大儒,賢者,都安心居住在周易書院之中,每天吃龍牙米,研究學問,完全沉浸在著作易經的過程之中。
即便是方清,也顯現出自己的學問來。
他的修為境界到了大聖九重天,每時每刻元神的運轉速度比起未來之主都要快許多,無數的經文書卷他看一眼都全部參悟,而且可以創造出新的東西來,至於他掌握的《道經》《虛空經》《西皇經》《恒宇經》《太陽仙經》《太陰仙經》《羽化仙經》,《妖帝古經》,《元皇古經》,《黃金古經》,《萬龍皇經》等無上地皇之經文,他選擇了部分拿出來,開拓開拓眾生的視野。
完整的帝經,當然是不可能拿出來的,而且遮天法和陽神法本就不一致,完整的拿出來也意義不大。
雖然即便如此,諸多的大儒也震撼於方清的恐怖學識,將方清看做是當世聖人,一個個口稱老師。
以方清如今的學識,讓這些大儒、賢者為之膜拜自然是應有之事,他還祭出了自己的太玄神燈,凰血赤金鑄造的神燈綻放出溫和的光芒,使得眾生的智慧更容易被啟迪。
於是太玄聖燈,也被眾生所注意到,它的名氣和眾聖殿一樣被廣為傳頌,在此界都有了一個新的稱呼,眾聖燈。
眾聖燈的光芒籠罩之下,所有人參悟道理,做學問的能力提升了數倍!
洪易也在做學問,這一次周易編纂工作一開,整個大乾天州,數百位大儒,還有麾下的成千上萬賢者,更有無數的典籍,都運送而來,其中蘊含的知識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以他如今六次雷劫的實力都感覺到自己需要時時刻刻學習,他的念頭之中充滿了知識,那些知識又不斷融合,融合,彙聚成了更多的知識,化作了他不斷提升的智慧。
智慧流淌在虛空之中,向著整個大千世界籠罩而去,使得他對於大千世界的一切宇宙,天文,曆史,地理,時空,人心,物種,都有掌握,一切似乎都在他的心中。
讀書讀到這個境界,似乎自己就是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就是自己!
我知道大千世界的一切運轉,為什麼我就不是大千世界呢?
洪易在思索。
其他的大儒也在思索。
至於方清,思索的速度比起這些家夥們更快,他的元神之中也處處都是智慧之力,無數的知識不斷提升著方清的元神,使得方清的元神時時刻刻都在迸發出新的活力,那無數的智慧簡直要凝結成智慧之火,讓方清的元神和肉身再次發生蛻變。
方清過往歲月參悟的諸多帝經,也在不斷融合,使得他走出一條最強肉身元神之道,又有一道道的門戶不斷開啟,使得方清對於人體的參悟到了一個新的地步。
他整理出了人體修行要經曆的諸多門戶。
依舊是輪海,道宮,四極,化龍,仙台,但是又加上了諸多穴竅之門,靈魂之門,諸多外門,諸如智慧之門,勇氣之門,無上音門,王者之門等等,使得修士隻要打開其中一個門戶,都可以實力突飛猛進。
而關於這一個個門戶的修行法門,方清也寫成了一本經文,此經文被他稱之為太玄經。
《太玄經》。
無儘智慧之結晶!
方清準帝之路之開始!
一旦傳播,必然改變整個天下大局!
不過方清還是決定穩一手,等他成帝之後再將此經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