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魏國已經少了四分之一的土地,又是年年戰不停,敗不停,可謂是五勞七傷,麵對三國聯合攻伐,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一個病人被圈踢,還能好到哪裡去?
這一次,大秦徹底打穿了魏趙之連,將兩國最後一點接壤的土地城池也打下了。
大秦的土地已經與齊國相連。
而楚國在付出慘烈的代價後,也終於將嬴政要求的城池打了下來,交給了秦國。
楚國獲得的戰果也很大,幾乎得一郡之地。
但是付出的代價也很大,足足死傷四萬餘人。
楚考烈王這次太貪心了,破船還有三斤釘,魏國畢竟占據最豐腴之地,魏國在被逼到極限,爆發的反抗力量還是很強的。
而且嬴政悄悄派人提前告訴魏王了,本次大秦隻取濮水、曆山之地,沒多少,你不用擔心大秦,反而最好防範楚國。
肯定是楚國先動手,秦國是跟著動手的。
一向養就的好名聲現在就派上了大用場,這些年嬴政金口玉言,一旦清楚承諾的必然是言出必踐,其信用是極佳的,哪怕魏景湣王不敢全信,但是依舊是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了楚國身上。
果然楚國先大舉進攻,魏景湣王全力防禦,雖然也在防著秦國,但是情知防不住,壓根也沒拚命,讓出去了秦國想要的城池,隻是在濟水上下嚴密設防,防止秦國得寸進尺。
大秦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下迅速完成了戰略目標後,果然止步不前。
魏景湣王放下心的同時,也把絕大部分的兵力都用來應對楚國,至於齊國,哪怕魏國再落魄,也輪不到齊國欺負,隻是防守,齊國也很難有大的成果。
齊國不是大問題,哪怕被搶了,也能輕易再搶回來,還是楚國威脅最大。
這也導致楚國感覺魏國也太難打了,明明是三國圍攻,怎麼還這麼難打?不應該是摧枯拉朽嗎?
但是事已至此,出弓沒有回頭箭,發兵十五萬不是鬨著玩的!
楚國終究是完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雖然收獲真的很大,十分喜人。
但是損失也實在令楚考烈王有些難以呼吸。
去年連帶今年的士卒損失,已經足以令楚國傷筋動骨了。
所幸,兩個多月的激戰終於結束了,齊國也是小有成就,拿下了任城,魏國也是暫時忍了,他不忍也沒辦法。
天下也終於可以暫時平靜一段時日了。
依舊是昌平君負責與大秦交接城池,昌平君滿心期待,秦楚終於和好如初了,希望自己可以回去大秦。
結果,來同他負責交接的是昌文君。
嬴政為了表示與楚國關係的友好,把昌文君提為亞相了,他原先的職責也都交給了昌文君。
看著昌文君怎麼都壓不下去的嘴角,昌平君心裡是哇涼哇涼的,好啊,想不到昌文君你是這種人!
咱們是自己人啊,你怎麼能這麼對我!
我辛辛苦苦,忙來忙去,為你做了嫁衣裳!
但是昌平君也不是沒有收獲,雖然嬴政完全沒提,更彆說邀請他入秦,但是他畢竟於兩國友好有功,嬴政令昌文君帶了千金與百車珍寶相贈。
而楚考烈王也認識到,有這麼一個秦國的熟人和秦國打交道是真的更好談。
將昌平君封為了左尹,也算是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