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三言兩語確定了事情以後,立刻就派姚賈出馬,奔赴魏齊,另外急信給安排在負芻身邊擔當門客的密衛,讓他給負芻進言,請求魏齊兩國的幫助。
姚賈這段時間簡直是閒的不行。
才怪。
像他這種人永遠是不會讓自己閒下來的。
雖然已經貴為黃池君,但是他絕不甘心止步於此。
在大秦這個更大的平台,他渴望著更大的進步。
他身上有著嬴政暗地裡交代的重任,而那也許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後才用的上,雖然等不及,但是他可以等。
但是,現在做該做的事也不衝突。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他可以成為大秦的黃池君,在關東諸國之間縱橫捭闔,無往不利,靠的不隻是運氣,更多的是他的能力。
是他自幼苦學,諸國遊曆,仔細觀察,小心學習,廣闊人脈積累自身才能一躍而起!
捷徑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走的。或者說,這世上本就沒有捷徑。
在鹹陽,這個更大的舞台,姚賈自然渴望更大的成就。
即便現在已經名揚天下,但是還不夠,他要的是聲震千古!
他每日裡和郭開大把大把的撒錢,飲宴不斷,貌似心氣鬱結沉迷酒色,實則是享受著生活結交人脈。
像他和郭開這樣的大賢義士,他們的宴會是不會有人拒絕的。
更何況他們出手大方,待人謙遜,為人豪邁,來者是客,儘皆歡迎。
更是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每次宴會皆是來者眾多,熱鬨無比,夜間經常是燈火通明,眾人載歌載舞,儘展無儘名士風流。
他們二人的府邸儼然已經成了鹹陽最出名的交際之處,各門各派,文臣武將,高官貴族,來者不拒,儘皆歡迎。
即便是幾位閣臣都偶爾會來,這也讓很多人沒有忌諱,也讓很多人想要個機會。
導致姚賈和郭開二人府邸,每次召開宴會,那都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他們二人這麼高調,反而顯得心懷坦蕩,給外人看來,這二人因故國亡國如今沉迷酒色,卻也有著名士風流,尺度拿捏的很好。
姚賈和郭開二人做這些事,既是為了擴展自己人脈,了解鹹陽複雜的人脈關係,同樣也是為了釣魚。
若是每日裡大門緊閉,那麼有人偷偷進來,自然是太顯眼了,即便是心懷鬼胎之人也不敢輕易上門。
可每日裡如此熱鬨,歡歌飲宴,傳杯遞盞,觥籌交錯,酒醺之下,時不時再感歎故國,總有人上當的。
這就是大隱隱於市了。
現在還敢心有鬼胎的人,現在還能活著,都是絕對奸猾之人,不換上他們這種頂級釣魚高手,是釣不上來的。
但是即便釣上來的魚,也不會打草驚蛇,輕易就宰了,小魚小蝦不值得動用他們。隻要不犯事就好,犯事了那可就自然而然依法處理了,畢竟魚上鉤了總會被盯的緊一點。
姚賈是最喜歡交朋友的,他的人生準則就是,世間的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也都要靠人,所以朋友越多越好。
他的另一條準則是,無論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行。
第一思是情報,信息不全不真不明白不能做。
第二思是利益,利益不能打動人心不能做。
第三思是危險,危險大於收獲不能做。
在姚賈接到出使魏國齊國的任務以後,姚賈滿心愉悅,在鹹陽是不缺機會的,立功的機會當然是越多越好。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缺的隻是機會。
姚賈很清楚,自己和郭開暗地裡立的功勞是不能拿到明麵上來說的,大王又不是有功不賞的人,自然會派一些明麵上可以獲得功勞的事。隻要名聲維持的好,哪怕是多加賞賜,也是說得過去的,畢竟大王最是重視賢才。
現在交代的這事情辦起來簡單,卻也不簡單。
若隻是把事情辦成,那可太簡單了。
但是把事情辦成的基礎上,還要不能毀了形象,不能毀了暗地裡釣魚的事情,那就需要把握好尺度了。
幸好大王也有所幫助,交代的活都是明麵上沒什麼影響的事。
此番姚賈出使兩國,明麵上是去給魏景湣王和齊王建贈送酒資。
實則是聯係魏庸和後勝,賄賂這兩個人,讓他們兩個人開口勸魏景湣王和齊王建攻楚。
同樣,嬴政主動的示好,也是為了暗示魏景湣王,今年大秦不會動手打你,你可以放心的攻楚。
稍微緩和一下關係,也是為了以後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