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以天命相言,此論若為真,則趙地有災,隻要大魏拖住,秦國又豈會有餘力頂著大災滅我大魏?”
“此論若為假,則秦王淪為笑柄也,天命之論更不足言,則我大魏命不該絕,秦國更是無法滅我大魏!”
魏梓本就嚴肅的麵容眉頭更皺了皺,總感覺魏庸這話哪裡不太對。
但是畢竟是鼓舞人心的話,魏梓也就沒有多說。
魏景湣王重重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兩位相國所言甚是,隻要我大魏頂住一段時間,那就一定還有希望!”
“隻要秦王淪為笑柄,世人皆知天命不在秦王之身,到那時必將民心大失,甚至掀起內亂,到那時我大魏趁機聯合齊楚,再助韓趙複國,則大難可止也!”
眾臣齊聲應諾,看起來都有了戰心。
不過實際上,每個人的心思還是隻有每個人才知道。
而魏景湣王,當天夜裡就悄悄派心腹去秘密見了李斯,詢問嬴政能給出什麼價碼?
這還真是有點兒出乎了李斯的預料,不過李斯還是坦然回道,若是魏王主動請降,絕不失世襲罔替萬戶侯之位!
對此魏景湣王並不滿意,他想要高點,要個公爵之位,食邑也要兩萬戶!
他覺得自己的魏國,怎麼也應有這樣的價值。
對此李斯不敢答應,隻說回去稟告大王,具體再談。
李斯回來稟告以後,嬴政隻感覺好笑,魏增還是看不清形勢啊,他根本不值這個價。
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事到臨頭刀架脖子上了,還想要高人一等,這讓韓趙如何著想?
大秦打你魏國打了那麼多年,已經到了今日,魏國一直和大秦死扛,不知費了大秦多少心血,現在願意給你留一個體麵就已經很不錯了,竟然還想要這麼多。
那就先做過一場吧,打了才知道你到底值不值這個價。
要知道,現在想賣國的可不止你一個人,若是一戰而潰,到時候淪為了階下囚,可就什麼也沒了。
而且還有一個嬴政不願意的原因,那就是他還記著當年信陵君合縱諸國攻秦,導致子楚死都不安生的事,這個仇他還記著呢。
雖說已經弄死了信陵君,並且讓魏安釐王死不瞑目,但是讓他魏氏可以落得一個這麼好的下場,這也是嬴政不願的。
給個侯爵,讓魏氏可以富貴傳家已經是嬴政的底線了,若是給臉不要臉,那就做過一場再說!
代郡之地,寒風凜冽,枯黃的草木在風中瑟瑟發抖。
百姓遷徙工作一直在艱難進行,嬴政派出了雁代騎兵帶著牛馬幫助百姓暫時搬家,並且提供了許多糧食補貼。
即便嬴政做到了這種地步,可依舊不算特彆順利,畢竟故土難離。
而搬家這事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常言道破家值萬貫,百姓生活不易,是一針一線也不舍的舍棄。
再加上又是冬季,這搬家的損失和難處,不是一般的大。
幸好雁代地區百姓多是半遊牧半耕種,人口也並不是很多,搬家的難度已經比中原小太多了。
在嬴政積極的輿論宣傳,輿論引導下,多數百姓即便心中不舍,但是在嬴政派官府積極幫助的情況下,也是理解的。百姓看著忙碌的士兵和官府人員,雖有不舍,卻也隻能無奈地踏上遷徙之路。
不過即便如此,也有許多百姓完全不理解,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官府又一次的折騰。
許多人都在想:什麼天命,大家夥怎麼也不至於遭天譴吧?不過是秦王嚇唬人的,到時候什麼事也沒有,又是一出感動上天,上天免除災禍的戲碼。
私下裡怨念之聲也是不少。
最後不得不半強製許多百姓遷徙到周邊郡縣,不過這也更惹得一些百姓心中生怨。
但是嬴政不在乎,現在怨氣有多大,等到地震過後,感恩就會更大!
終於,秦王政十四年過去了。
這一年,秦國的後宮照舊增添了幾分喜悅。端木蓉也做了母親,誕下二十八公主嬴沂。
冬雪依舊溫婉動人,好不容易又得了一個孩子,隻可惜還是女兒,二十九公主嬴涪。
寒露則是得了一個兒子,三十四公子益德,也是子女雙全了。
平日裡低調行事的魏纖纖,又生了一位公主,也是難為她了,嬴政為其取名嬴菏。
終於,秦王政十五年在一片期待與不安中到來了。
隨著秦王政十五年春季的到來,代地吸引了全天下所有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