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曆的事情越來越多,林三七已經漸漸摸透了這個時代,膽子也變得越來越大了。
以前查資料,總覺得這個年代這不行,那不行,仿佛每個人都是兵馬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放在國家允許的範圍內。
稍有出格行為,就會被這個舉報,那個告密,似乎整天都有人在門縫後麵緊盯著你。
但是從林三七1959年穿越過來後,尤其是天南地北多次出差,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之後,發現事情完全不是大家想像那樣。
比如,1960年,大街還有女人穿著民國風格的旗袍,男人則還有穿長褂(魯迅穿的那種),穿西裝的也不少,絕對不是清一色中山裝。
另外,資本家在這個時代也有,叫作「民族企業家」。
像榮毅ren先生就是住在上海的彆墅裡,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吃著西餐,相關視頻資料網上都能找到。
從小處講,正陽門大街上,還有不少私人商店,私人小酒館,已經接受了「公私合營」,但私方老板還控製著店鋪的運營。
所以經濟上也絕對不是一刀切,其中國營經濟所占比是33%,合作社經濟是56%,公私合營占8%,個體經濟占3%。
還有資本主義經濟並沒有完全消除,雖然占比不到1%。
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發展,國內都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沒有人動不動喊口號,動不動要打到誰。
這說明1959年,或者1960年的社會風氣還是比較開明的,整體上國家還是很重視經濟建設。
直接數據就是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
1952年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在那麽艱苦的條件下,到1957年乾到了1241億元,翻了一倍。
「一五期間」,一大批舊中國沒有的基礎工業部門,開始一個個建立起來,這說明全國人民都是在搞經濟建設。
二五計劃運氣不好,1958年開始天災不斷,加上北極熊開始作妖,使得我國的經濟陷入了困境。
當然說到經濟方麵,或許有人認為這個時期很多政策太激進,是錯誤的。
但反過頭來,不管對錯,至少當時上層想的也是如何加快發展經濟,心情是急迫的,隻是沒摸對石頭而己。
所以林三七穿越的這個年代,隻是經濟+糧食供應困難,社會層麵還是挺開明的。
問題出在後麵幾年,但絕不代表我們國家初期的30年內都是如此不堪,不應該被過度妖魔化。
從國家暗許各個城市黑市存在,允許黑市裡商品和糧食自由流通;從國家暗許香江把藥品丶機械等等物資走私進來,睜隻眼閉隻眼。
以小見大,上層知道自己國家需要什麽,除了敏感東西不要觸碰,一般的走私都是采取不鼓勵不反對狀態,畢竟這些物資對我們有利呀。
糧食你要不要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烤餃)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72/4879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