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逃港的人多了,這就帶來了一個嚴重的治安問題。
在橫崗至鹽田途中搶食物的十分常見,附城公社水貝生產隊的寶惠公路和橫崗至鹽田公路上都發現有逃港人員排隊強行攔車。
在邊沿鐵路交通沿線,有的村莊、商店由於害怕外流份子搗亂,天還沒晚就關門睡覺,有的不敢單獨生產,晚上不敢出門,林院長您說說這可怎麼辦呀。”
對當地政府來說,靠近香江簡直就是一個災難。
但他們哪裡能想到,幾十年後,因為靠近香江成立特區,寶安縣成為了全國最富裕的地區。
那些逃到香江的寶安人還是從事著底層工作,但是留在寶安的當地人一個個卻成為了包租公,光是村裡每年的分紅、自家的房租讓家家成為千萬富豪。
這可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充滿了樂趣。
薛縣長指著地圖上的幾個地方說道:
“就拿我們現在所在的羅湖口岸,這邊不遠處的大望前、馬料河、恩上、牛頸窩、鹿嘴、大水坑等許多村莊都變成了無人村,有個村子逃得隻剩下一個瘸子。
現在我們寶安縣最大的問題是,作為邊境地區,我們不能發展工業。但是因為全縣大多數人都逃跑了,我們的農業生產也難以組織。
馬上就要春耕了,因為沒有人,大片大片的土地都拋荒在那裡,這可真是造孽啊。”
林三七聽了點點頭,心想這跟自己查的資料還是吻合的。
寶安縣在成為特區之前,實慘。
要錢沒錢,要糧沒糧,連下海打魚都不被允許。
因為隻要有船隻下海,百分百直接就劃到香江去了,而且為了阻止逃港者,全縣所有的漁船全部都被銷毀了,這樣連魚都沒得吃。
但正因為慘,因為百裡無人煙,才是林三七想要的結果。
“老薛,能不能帶我去蛇口、沙頭角、大鵬去看看?”
劉領導、鐘旅長、薛縣長不知道林三七葫蘆裡埋的是什麼藥,頂著一門子問號,跟著林三七上了車。
到了車上,林三七又沒頭沒腦問道:
“鐘旅長,我打個比方,你們有沒有能力把寶安縣給圍起來,不讓外人進入寶安縣範圍內?”
根據林三七查閱的資料,198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後,跟內地是有“二線關”這種東西的。
沿線用花崗岩石板鋪成,以高達3米的鐵絲網隔離。
“二線關”將深圳分為關內和關外,關內則是原特區內,全長84.6公裡。
普通老百姓想通過二線關進入經濟特區,需要單位開具介紹信,然後到公桉局去辦邊防通行證。
在當年闖特區的人當中,被一道“二線關”攔住的,被一紙邊防證難住的,不乏後來的成功人士。
例如房地產大亨潘石屹當年南下深圳,沒有邊防證進不了市區,他一咬牙,花了50元,在蛇頭的帶領下從邊防線鐵絲網下麵的一個洞裡鑽進了特區。
林三七就是從這個故事裡找到靈感,看是不是能把寶安縣提前用“二線關”圍牆鐵絲網先給圍起來,禁止老百姓隨意出入。
鐘旅長聽後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林院長,這個恐怕很難,目前我們旅一共是6000人駐紮在佛山專區和惠州專區內,其中寶安縣分到的兵最多,達到了3000人,就這重點要守護在香江一邊。
可是寶安縣跟東莞縣、惠陽縣的邊境長達幾百公裡,一共幾千人想要封鎖寶安縣,這是不可能的任務。當然你說要封鎖一個鎮一個公社,我們還是能做到的。”
林三七點點頭,心裡有底了。
一行人先來到了蛇口公社,一路幾乎都坑坑窪窪,沒有一條完整的馬路,林三七覺得自己的骨頭都快要震散了。
5輛吉普車當中,有3輛車當場就趴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