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請安警出去喊個懂俄文的人過來幫忙翻譯翻譯。
李興業也發現這家夥不會開飛機,但在這幾個人裡頭,已經算是最靠譜的了。
他從駕駛艙門裡跨出來,嗓門兒一亮,大聲吆喝著:
“有沒有哪位同誌懂俄語的?幫個忙,給翻譯點東西!”
這話一出,那些正低頭琢磨著寫遺書的乘客們,紛紛抬起頭,直勾勾地盯著他:這是咋回事?莫非有轉機了?
李興業瞅著大夥兒那滿含期待的眼神,又趕緊補了一句:
“要是誰能翻譯,裡頭那位兄弟說他能開飛機,帶咱們回家!”
這話一出,機艙裡頓時炸了鍋,乘客們麵麵相覷,一臉愕然,又驚又喜!
就在這時,最後一排角落裡,一位看上去文質彬彬、透著股書卷氣的中年人緩緩站了起來,聲音沉穩地說:
“我來試試!”
說著,他便邁開步子,徑直往駕駛艙走去。
劉嚴傑想上前拉住他,勸他三思,可那中年人腳步堅定,他隻能跟在後麵。
...
趙振國看見進來的人,愣了愣,但他沒露聲色,隻是默默跟對方點頭示意。
他也沒有多囉嗦,指著儀表盤上的一個個俄文單詞問這是啥意思,那是啥意思,那人有問必答,反應迅速。
他一邊說,趙振國一邊拿著個小本本記,很快就寫滿了一頁紙,那鬼畫符,估計也就他自己能看懂。
接著,趙振國又請那人幫自己翻譯操作手冊的目錄,不用全翻譯,隻要翻譯關鍵詞就行。
那人把目錄大概說了一遍,趙振國把自己需要的資料做上記號。
...
“根據操作手冊,飛行方向有三種確定方式,但目前地基無線電導航不能用了,隻能用慣性推算導航和目視輔助修正。”
那人念完這段話,駕駛艙李興業沉默了,他覺得靠計算來修正飛機航行方向,怎麼可能?這不是開玩笑麼?這小夥子不會還準備把飛機開到機場去吧?
如果沒有眼前這個人,趙振國也覺得這是不可能。
但這人是誰啊?那可是能手搓核彈,手算複雜公式跟喝水似的超級大腦。有他在,有啥算不出來的?
那人也沒多話,仔細翻看操作手冊,琢磨了遍怎麼用2B陀螺羅盤來定航向基準,又看了眼速度,鋪開航圖,拿起筆就開始算。
中間還時不時地用機載六分儀測量北極星高度角。
幸虧飛機再次飛起的時候,就已經不下雨了。
十分鐘後,那人算完了,指著地圖,抓起鉛筆在航圖上畫出兩條交叉線:
“按我的計算,目前飛機距離我們的目的地機場,向右偏移了39.6度。
按照偏離度數,如果要去目的地,需立刻調整航向至173°...
這裡距離我們原本要去的機場,按照目前的速度,大概需要50分鐘。
如果返回我們起飛的機場,需要95分鐘,燃油不夠...
我建議我們去目的地機場...”
李興業已經聽懵了,趙振國才不管怎麼算的呢,那人算的,肯定是對的。
趙振國對著小本本上的筆記,磕磕絆絆地操作飛機轉向原有的目的地機場。
那人抬起頭,看著趙振國說:“小同誌,你到了機場準備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