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請求重審上官筱的案子!
這等同於在公開質疑當初首輔和內閣的決議!
連太子聽到這話,臉色都變了。
他也是萬萬沒想到自己親自引薦的這個‘青史第一’,膽子能大到這種程度!
“陛下。”
就在眾人都被李飛的膽大包天震驚時,從剛才就一直沉默的明棄突然開口了。
他也躬身向皇帝行禮:
“小僧也不要封賞,懇請陛下能重審此案!”
“哦?”
皇帝詫異地看向明棄,“你和此案也有關係?”
明棄搖頭:“小僧與此案無關。”
皇帝笑了:“那你為何也要求重審此案?”
明棄轉頭看了一眼身旁的李飛。
從開始到現在,旁人隻看到了李飛表現出的膽大包天,覺得他是恃才傲物。
唯有明棄看到了李飛的拳拳之心,看到了李飛和自己師父之間的真摯情感。
明棄懂這個!
所以他開口替李飛求情,也願意用自己的封賞替李飛換重審案件的機會。
李飛也沒想到明棄居然會開口幫自己,不由得心中一暖。
他其實並沒有太大把握能夠真的重審案件,隻不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
若隻是為了他一人,為了上官筱和郝毅的身後名,這案子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重審。
因為另一邊是一位封疆大吏和一位大宗師!
但大同府已經公開和那邊撕破臉,還有一所和弘毅大學有直接競爭關係的武安大學。
所以李飛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如果真的能重審此案,大同府和武安大學肯定是樂意看到的。
果然,立刻就有大臣從隊列中站了出來:
“陛下,微臣當初也參與了這起案件的審理。微臣當時就覺得此案有些蹊蹺,疑點頗多。所以微臣認為可以重審此案!”
此人是督查閣的閣員方興茂。
當初上官筱的案子被邊鏡如‘捅’到中樞後,就是方興茂和段啟兩人先負責‘初審’。
兩人當初在內閣院的紫虛殿內就公開爭吵了一番。
‘蒼林盧家’在內閣有人,邊鏡如這個大同府鎮守使同樣也有自己的人脈。
“父皇!”
眼看明棄居然也下場,又有內閣大臣發話,太子覺得這是個好機會,連忙開口道:
“兒臣雖然和李飛結識不久,但也相信他的人品,絕對不會信口雌黃,無視朝廷法度,況且此事並非他一人有異議,而是整個大同府都有異議!
父皇,不如就重審此案,可安兩位國之天驕之心,也可安大同府一眾臣子之心。”
大皇子聞言也忍不住了:
“父皇,兒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首輔與中樞內閣正式決議的案情,豈能在沒有任何實證的情況下推翻重審?這要如何安豐省諸多臣子之心?如何安內閣諸位大臣之心?”
他話音落下,立刻就有彆的內閣大臣站出來支持。
這些內閣大臣,有的是大皇子的人,有的則是‘蒼林盧家’的人。
皇帝沒有說話,靜靜地看著眾人發言。
片刻後,剛剛出列的止戈閣閣員段啟突然大聲喊道:
“陛下,微臣有一言!”
“說。”
皇帝抬了抬眼睛。
段啟道:“這兩位天驕都說不要封賞,願用這封賞換重審案件的機會,臣以為此事從根本上就說不通,縱然兩位都是青史第一,可他們於國何功?在未立寸功的情況下以功相求,這未免難以服人心!”
太子嘴唇微動,最終沒有開口。
這功勞最開始是屬於他的,隻是他已經說了這是自己的‘分內之事’,然後順勢換成替兩位天驕討賞。
可現在事情演變成這樣,他若是再跳出來說這是我的功勞,我想用這功勞換點什麼。
這就變成了挾功邀賞,性質就不一樣了。
太子了解皇帝,他知道這是對方最不喜歡的事!
這位皇帝對臣子寬厚,但對自己的子女向來嚴厲。
若是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朕給你,你才能拿。朕沒給,你不能搶’!
“除此之外,李飛覺得當初豐省調查組查出來的結果有誤,他不信,也不服中樞內閣的最終判定。那請問即便案件重審,換成彆人來查,若是最後查出同樣的結果,他就會信服嗎?”
段啟提出一個新的問題。
這也確實是一個問題。
如果案件重審,最後查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李飛會信服嗎?
想來還是不會的。
這豈不是說這案子必須按照李飛想要的結果來呈現,才能讓他信服?
這話甚至比大皇子之前說的話還要誅心!
看了一眼沉默的太子,皇帝看向段啟:
“那你有何建議?”
段啟顯然早有腹稿,不假思索道:
“微臣以為,若真的要用功勞換點什麼,至少也該先有功才行!而若是想要讓李飛徹底信服,恐怕還得要讓他親自參與查案的全過程才行。
既然如此,微臣倒是有個建議。前不久大羅宗丟失了給陛下準備的延壽丹,不如讓李飛先著手調查此案。一來,他若真能為陛下找回丹藥,自然當賞,可用這功勞換取親自調查上官筱一案的資格。
二來,這丹藥失蹤的案子已經困擾止戈閣諸位同僚多日,若李飛能查明白這個案子,也證明了他的能力,再讓他去查上官筱一案,大家都會信服。”
聽完這個建議,在場不少大臣都吸了口涼氣,暗自感慨段啟好狠辣的手段!
大羅宗丹藥失蹤一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負責此案的止戈閣卻始終沒有拿出一個具體的章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