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們心中意動,自然疑惑也多。
有個急性子的看客立馬出聲喊道
“小娘子,鋪麵門口寫著酬賓,是開業前三日影青瓷要便宜賣嗎?”
這也是大部分看客想要知道的事情。
有人開口,心中有其他疑惑的其他看客們自然也沒閒著
“小娘子寫買盒子送瓷器?為什麼瓷鋪堂口會賣盒子?”
“對,我也正奇怪這個!還有紅紙後頭寫著可得影青瓷,是真的嗎?也是買盒子就能送?”
“哎呀,你做什麼白日夢呢?紅紙上寫的是‘或’,‘或’!應該是有可能得到的意思吧?咦為什麼會這樣寫呢?”
交頭接耳的議論聲中,葉青釉含笑,掀開了一旁的紅布。
紅布下是碼放齊整的木盒,依次按照小,中,大三堆擺放。
這三堆木盒上裹的布料繡花,也從小到大依次更加精細漂亮。
葉青釉隨手捧起一個最小號的盒子,打開給眾人細看
“說是賣盒子,但也並非全然賣盒子。”
“開業前三日,隻要客人買上一個盒子,就可以走進鋪麵裡麵,隨便裝瓷,隻要盒子能放下,便可以將盒子連同瓷器一塊帶走。”
葉青釉所寫的‘買盒子送瓷器’,其實原先就不準確。
更恰當的說,應該是,以一個固定價格賣一盒子的瓷器,多拿多得,少拿少得。
當然,或許會有人說,那當然是多拿劃算,怎麼可能會有人少拿呢?
但是可彆忘了青釉堂賣的是什麼——
正是,瓷器!
瓷器易碎,不能生掰硬擠,更何況,葉青釉還十分心機的選用了木盒,而非軟布囊等有回旋餘地的容器!
所以,普通人一旦遇見喜歡至極的瓷器,其他原本能帶走的瓷器就必定要為某一件瓷器,或者幾件瓷器騰位置。
這就是為什麼葉青釉一定要定一批四裹木盒的原因,小細節決定成敗,方方麵麵都有可能影響到成本與利潤。
可這些到底都是十分淺顯的計劃,木盒會磕碰,到底裝不下太多瓷器。
隻要有心想買的人比劃比劃,或者動動腦子就能想到這個道理,於是看客中當即就有一些腦子靈光的老油條出聲喊道
“小娘子,那你麵前這三個款式的盒子都賣什麼價兒?不能是像從前一樣,一個就賣幾百文大錢吧?”
“對啊,我看小娘子那最小的盒子,最多隻能裝上兩個杯子,再多指定就要磕碰了,咱們花差不多的銀錢就能買到瓷器,又何苦拚著可能雞飛蛋打的危險買一個盒子呢!”
“要是瓷器都碎了,隻留一個盒子,確實是雞飛蛋打哈哈哈哈!仁兄說話真妙啊!”
“唉!小娘子,你這做生意怎麼還越做越回去了,以前在夜市上賣瓷的時候,不是還挺劃算的嗎?如今立了堂口,怎麼反倒是心意不誠了?說是酬賓,原也沒有多便宜嘛!”
說來說去,看客們無非就圍繞著兩個意思——
一,葉青釉自己在堂口前寫了‘酬賓’二字,如今沒有點兒真利潤讓出來,大家覺得有些不滿。
二,木盒裝瓷器不用腦子想都知道,裝的肯定少,若是稍有磕碰,那指定比原價買還要吃虧
如此,大家自然有些不情願。
葉青釉心中暗暗記下圍觀看客們的意見,隨後拍了拍掌心,出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