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
“殿下,此乃臣所講。”
一個上午。
於誌寧不帶休息的,生怕講不完。
等到講完自己所想內容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恭敬的問道:“殿下可有疑惑之處,臣知無不言。”
李承乾道:“於師辛苦了,孤受益匪淺,原來宗法之中,還有如此之多不為孤所知的。”
“暫且就這樣吧。”
他在長孫衝攙扶下,站了起來,準備離開。
於誌寧不由一急,這不對勁啊,我還留出時間,等著殿下發問的。
怎麼不按常理出牌啊。
“殿下有問,臣可為殿下解惑……。”
他情急之下喊道。
“不急,不急。”
李承乾不接招,他笑道:“孤都記好了,最後一天問答便是。”
“散了吧。”
他緩步離開,直到看不見身影,眾人才回過神來,都是一臉驚愕。
今日小問,最後一天大問。
連問都不問,這……。
於誌寧有些頹然一坐,然後收拾東西,也快步離開。
在場的人,見此也沒辦法,紛紛動身離開。
“老師,太子為何不問?”
賈公彥不解的問道。
張士衡微微搖頭,道:“我怎知殿下心思,君王的心思,不是我們做臣子該去揣測的。”
“下午應是孔學士宣講吧?”
賈公彥點頭道:“學生受教了。”
“下午是孔學士。”
“嗯,早點回去填飽肚子,下午早點來。”
“老師,於學士所講宗法,你覺得如何?”
“還不錯吧,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見解。”
“老師如何看宗法呢?”
……
下午。
孔穎達宣講,他講的自是《禮記》。
作為孔子後人,他在《禮記》的造詣研究非同一般。
在之前,李二就命孔穎達主持修訂《五經正義》。
隻不過,當《禮記正義》出來後,就飽受天下名士爭議,孔穎達受到不少的抨擊,難以服眾,最終算是無奈終止。
這一次,他也是想用自己所學所悟,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見解,想要證明自己,你們抨擊老夫是沒道理的。
李承乾也是認真聽講,動筆記錄重點。
結束,李承乾依舊不問。
隨後的兩天,輪到其他禮學名士大儒。
他們的時間可沒有於誌寧跟孔穎達的多。
都是半個時辰的限製,隨後輪到其他人。
內容範疇,都是再三禮之內,即《周禮》《儀禮》《禮記》範疇。
後麵三天,張士衡從《周禮》開講,再到《儀禮》,最後《禮記》。
但三天時間並不夠,想要完全講完,沒幾個月的時間,是不可能的。
張士衡也隻挑重點來講。
期間,有名士忍不住提出疑問,李承乾毫不客氣的將人請了出去。
是孤學習,要你們來見證,當傳聲筒的,不是來辯論。
給孤玩倒反天罡,簡直是異想天開。
經過這一插曲後,基本上在宣講之時,沒人再敢打岔。
隨著張士衡講完,最後一天,太子答問,也隨之到來。
“明日答問?”
李二寫著書法,他喜不喜歡王羲之不知道。
但他知道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天下無數世家門閥所鐘愛的。
這一點就足夠了。
“是的陛下。”
不僅撼莢詮刈ⅲ疃慘恢倍莢詮刈⒍蔡場?
他哪裡會不清楚,李承乾所為。
不過是為了鞏固大朝議的成果,讓更多人為他背書而已。
前麵六天沒什麼可看,最後一天的答問。
以他最近對李承乾的了解,那才是重頭戲。
“我倒是想看看,你能玩出什麼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