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象征性的勉勵了兩句之後,接著便與楚雲飛一同合影。
這次大會,重頭戲基本上在一個上午的時間就已經基本上結束。
至於接下來的會議。
基本上也就是會戰總結。
總結經驗,而後提出改進措施。
並且簡單的通報了一下西北製造總局現如今的各主要武器裝備彈藥的產量。
捎帶著長治兵工廠的現狀。
“目前,我二戰區下屬兩個主要兵工集群產業,西北製造總局,以及長治兵工廠目前已經步入正軌。”
“西北製造總局的產業升級計劃,截止到本月已經完成百分之四十,六五槍彈產量穩步提升現月產量已經達到八百萬發,七九步槍彈產量也已經達到了四十萬發。”
八百萬,四十萬。
第十四集團軍的將領們暗自皺眉。
他們用的基本上都是漢陽造和中正式。
用的是七九槍彈。
而六五槍彈主要供應的是六、十三、八十八三個集團軍。
如果初步完成換裝的情況下。
或許會多個第五集團軍。
可他們十四集團軍又不會換裝西北兵工廠的六五式步槍。
嘴巴上說是二戰區供應。
實際上產量差距這麼大,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怎麼讓人服氣呢?
嘈雜聲響起,眾人議論紛紛。
曾萬鐘也看向了楚雲飛的方向。
一時間有些疑惑。
這和楚雲飛所承諾的,差距甚遠。
楚溪春旋即接著補充道:“根據美國人專家團隊擬定的相應生產計劃,未來兩個月之內,六五槍彈的月產量將會固定在八百萬發,七九步槍彈產量將會提升至六百萬發,以及機槍彈月產量將會達到三百五十萬發。”
“這個數值預估會在產業升級計劃完成後,攀升三倍以上,年產量各口徑子彈當在一億八千萬發左右,基本滿足戰區作戰所需。”
一億八千萬!
彆說下麵的這些將領了。
就連楚雲飛自己都驚訝的不得了。
一旁的方立功遮掩著自己的嘴巴,小聲詢問了一句:“鈞座,是真的嗎?”
要知道,按照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檔案史料記錄的數據。
一整個抗戰時期,攏共生產的彈藥數量也才四億。
楚雲飛眉頭微皺,輕輕的點了點頭。
可以做到。
但必須是在原材料充足的情況之下。
丟了大半個江山的情況之下。
1941年,美國設備進入,工廠全部複產完成,進行了規模化生產,那一年的彈藥生產峰值是九千一百萬。
現如今的整個二戰區的彈藥產量,可以說是民國三大兵工廠:第21廠(重慶)、第11廠(鞏縣遷長沙、後遷重慶)、第25廠(南京遷重慶),另外在加上廣西柳州兵工廠、雲南第53廠(昆明)等等地方兵工廠產量的總和。
不過。
值得指出的一點是。
目前西北兵工廠生產槍彈使用的原料依賴的美國援助和進口。
主要依賴的就是滇緬公路,以及少量的蘇聯援助。
目前蘇聯暫無意再度提供援助的情況之下。
滇緬公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3839年這個時間點。
工廠因為內遷重新建設導致槍彈產量基本上處於一個腰斬的狀態。
39年開始恢複規模化生產,勉強年產量達到六千萬。
如果滇緬公路暢通。
且進口銅材合格的情況下。
整個國民政府的彈藥產量將會迅速提升。
加上西北製造總局,以及長治兵工廠未來規劃的產量。
在40年內,預估年產量加起來至少會有兩億發。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直觀一些的話,用現如今國民政府麾下的三百萬國軍部隊來進行計算。
所有的對日作戰部隊,都會得到一次十足的彈藥補充。
加上他們此前所擁有的彈藥數量。
勉強可以組織起一場全國性質的大反攻所需彈藥。
這種大反攻。
並非冬季攻勢的那種形式的反攻。
在39年冬季攻勢
很多非嫡係主力部隊。
平均槍彈不足十發。
根本得不到什麼補充。
很多時候那些戰功赫赫的部隊不是因為他們比其他將領強多少。
而是因為他們能夠拿到為數不多的補給。
槍彈充足、裝備優良且借助有利地形的情況之下。
日軍戰術素養再高,官兵素質再高。
也不可能打出太好看的戰損比。
這也就是對峙時期的常態。
而隨著兵工產業的完善,隻需要確保滇緬路暢通的情況之下。
不需要蘇聯人出手。
靠中國人自己,都能夠將小鬼子平推下海。
楚雲飛以及一眾將領們均有這樣的自信。
然而。
楚溪春給他們的驚喜不僅僅隻有這些。
他等待一眾將領們激烈討論完畢之後,接著道:“預估年產六五步槍數量為三萬支,中正步槍數量一萬八千支。”
“仿捷克式ZB26輕機槍六點五毫米口徑版本數量為一千六百挺。”
“五十毫米擲彈筒數量年產量為:3600門,專用擲彈筒榴彈數量為:五十萬枚。”
“六十毫米迫擊炮預計年產量為一千二百門,炮彈十五萬發。”
“八十二毫米迫擊炮預計年產量為四百門,炮彈八萬發。”
“支援武器的產量會隨著規模效應以及產業升級完畢之後再度提升,但受製於原料於原材料供應,目前軍政部軍工署正在加緊與美國人簽訂新的原材料進口協議,預計年前即可敲定。”
“所以諸位,陸軍整理計劃不是誇海口,亦不是空談,此乃國民政府高級官員群策群力之結果,此乃國策!”
楚溪春擲地有聲,一臉的自信。
這種自信,瞬間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是啊。
就像此前楚雲飛承諾的那樣,不會讓“老實人”吃虧,絕不辜負每一個為國為民者。
十四集團軍總司令郭寄嶠猛然起身,揮舞起自己的右拳:“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XX主義團結起來!”
楚雲飛默默起身,混雜其中,隻是轉頭對著黃百韜說道:“擲彈筒的數量其實可以生產的更多,但調整了生產戰略之後的長治兵工廠將會勻出一部分的產能用於生產滑膛迫擊炮,我準備先裝備你的部隊,打造出一支樣板部隊出來。”
“這其實也是為了堵其他人的嘴巴,這一點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楚雲飛的聲音不小。
黃百韜站在其身旁自然是能夠聽清楚的。
“鈞座,我此前和十八集團軍方麵,要不要找個機會同他們接觸一下.此前畢竟各為其主,所以戰場上難免刀兵相見。”
“這件事情,你還是不要多談,沒提及就當沒發生,之前我同十八集團軍那邊聊過。”
“我們的敵人有且隻有日本人,自始至終我們的槍口絕不轉向中國人。”
“在戰場上,就都還是一個戰壕的弟兄。”
“當然了,他們也是一樣。”
黃煥然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我明白了,鈞座。”
長治兵工廠的產業規劃做出了調整。
西北製造總局那邊並不打算仿製大口徑迫擊炮。
而是繼續選擇生產60毫米晉造迫擊炮。
確保小單位支援火力的配比。
八十二毫米迫擊炮預估在三個月內完成試製。
並且開始批量生產。
107毫米這種口徑的重迫擊炮。
則是繼續依賴進口,以此維持戰鬥力。
因為裝備的總體數量不多。
所以對於大局而言,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影響。
會議頗為順利,圓滿的結束。
剛剛走出會場。
準備與眾人寒暄的楚雲飛,就看到了二戰區長官司令部外那被衛兵阻攔的美國將軍。
史迪威此時略顯狼狽。
褲腿上麵還有汙泥存在。
不知道什麼時候抵達的二戰區。
至少到目前為止。
沒人通稟到長官司令部。
否則也不會放任他一個美國人到處亂竄。
楚雲飛示意了一下方立功之後,旋即邁步走了過去。
衛兵見到楚雲飛過來之後,急忙立正站好。
“史迪威將軍,許久不見。”
史迪威說著還算流利的北方官話:“楚長官,方參謀長,很久沒見麵,你們最近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