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薩拉丁率兵,抵達陣地的時刻。
不隻是薩拉丁在凝視著法蘭克人的陣地,喬治與西蒙一樣在凝視著薩拉丁的軍隊。
喬治是耶路撒冷王國陸軍元帥,名義上的耶路撒冷王國陸軍最高指揮官,但在事實上他所能調動的軍隊,都是外約旦的士兵。
再明確點說,大多數時間喬治都是負責訓練新兵,完善外約旦這邊的各個武裝力量的架構體係,執行著蓋裡斯的意誌。
這是他第一次獨自指揮己方兩千人規模的戰役,除去興奮之外,其實相當的不安,他隻能按照蓋裡斯給出的建議,嘗試做到最好。
開挖壕溝、設置鐵絲網、背靠河流,加上挑選在一個不宜大軍行進的時間段,準備這麼一次防禦戰。
即便如此,他也要以兩千人對抗六千人,擔心自己陷入長期的被圍困階段。
黎凡特的冬季是雨季,不適合作戰。
這點不隻是針對薩拉丁的大規模騎兵,也是針對壕溝中的防禦方。
雨季意味著積水,冬季意味著寒冷。
長期的被困,實質上代表著他們無力擊潰薩拉丁的部隊,反倒是會在寒冷、饑餓、積水……等情況中,士氣一點點垮掉。
所以,喬治比薩拉丁更盼望著,對方發起進攻,如此一來他布置的防禦陣地才能派上用場。
而站在喬治一旁的西蒙,則表現的相對從容許多。
當然這也是因為他並非這次戰役第一負責人的緣故。
“安心點喬治,想想你腳下踩著的土地,你就該對這次戰役信心十足。”
聽到這話,喬治有點沒繃住,一拳打在了西蒙肩上,這家夥說的話,一如既往有些冷。
現如今的教團情況其實挺特彆的。
按照基督教一如既往的命名方式,蓋裡斯這邊,實質上應該被稱為蓋裡斯派或者蓋裡斯宗。
這個稱呼會囊括所有的信徒、教士、神學體係……泛指這一派宗教。
蓋裡斯宗,比較特彆的一點在於,其並沒有一個相當於傳統基督教的教會體係,而是以教團取而代之。
傳統基督教的教會體係,是以教士群體、也就是主教為核心,司鐸為助手建立的宗教機構。
但教團不是,教團的運作邏輯,本質上同聖殿騎士團這樣的軍事修會區彆不大。
換而言之,教團是苦修士帕拉丁們的修會。
而傳統基督教裡的教士群體,在蓋裡斯宗除去牧職之外,並不負責太平教團,這一宗教機構的運轉。
也不存在上下級科層製關係,他們隻對當地信眾負責,並組成神聖會議,監督審查帕拉丁們修會的運轉,並且在一定情況下,調整教團的方向。
蓋裡斯不在,並且目前神聖會議並未完善的情況下,西蒙就是太平教團這一帕拉丁修會機構的領袖,是蓋裡斯宗在外約旦的最高領導人。
作為一個宗教組織的頭目,西蒙自然是要勤學苦練,哪怕當初對《聖經》沒興趣,現在也能背下不少段落了。
配合腳下所踩著的地,西蒙就覺得有一段經文,格外的契合當下。
他離開了這裡,將陣地中的士兵們召來集合,向這些人做彌撒並布道。
這將是戰前的最後一次大規模彌撒,也是提振士氣的必然。
當然這次的戰前彌撒,也遵循不了什麼太過正式的儀式。
首先是一次簡短的開場禱告,在禱告之後,奠定氣氛也順帶著調動起在場眾人的虔信之心。
【慈愛的上主,公義的源頭……】
【……上主,願禰的國降臨,願禰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奉基督的名,阿們。】
順帶著,西蒙信手拈來,從《馬太福音》第三卷,大聲背誦了一段經文。
其中有那麼幾句,被西蒙著重提及。
“諸位,你等可知,千年之前的經書中,早已落下文字,預示著聖子的來臨,宣告了我們教團的使命。”
“那經書中,如此寫著: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許多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來到你們腳下這片土地,去往身後的河流,想要受洗。”
“‘施洗’約翰看見就對他們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
“‘施洗’約翰,大聲指責那麼些人說:不要覺得有亞伯拉罕為祖宗,就可避難!”
“因為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
如此喊著,西蒙指向了士兵們。
“今天,也是一樣的,你們所麵對的撒拉遜人,也就是阿拉伯人,他們一樣尊亞伯拉罕為祖宗,稱自己是亞伯拉罕長子以實瑪利的後代。”
“覺得嘴上虔信上主,便可避難,以機械麻木的形式,取代了真誠之心,是在背離上主的旨意。”
“而我們,便是從石頭中被興起的子孫,追隨著【聖者】【先知】,邁在主的道上!”
“我告訴你們,當時‘施洗’約翰就曾說過: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儘了!”
“聖靈還有那火在哪裡呢?”
說著,西蒙就在熱切的歡呼中,指向了一旁的火炮。
“聖靈還有火,就在那裡啊!”
緊接著,西蒙便帶著狂熱起來的士兵們,繼續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禱告,將戰士們的士氣烘托向高潮。
“主啊,那人自死亡歸來,領受您的旨意:用刀為筆,用弓為線,重整大地!”
“列國的君王雖高高在上,卻不過塵埃與枯草,風一吹,便要消散!”
“新天新地就在眼前,舊時的權柄終將傾覆,您選召我們走這未設想之途!”
“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流江河,這是您賜下的福分,也是我們汗水的見證!”
“昂首前行吧!當列國君王被一掃而空,我們便是新天新地的新主人!”
“阿們!”
……
就與雅各渡口戰役一樣,這次的約旦河戰役,一樣發生在一個蘊含著宗教故事的地點上。
雅各渡口奠定了以色列之名,而這次戰役爆發的地點,按照法蘭克人的考證,應當正好是當初耶穌受洗的地方。
正是在這裡,耶穌被“施洗”約翰進行了洗禮,由水和聖神新生。
【眾百姓都受了洗,耶穌也受了洗,正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形狀仿佛鴿子,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