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糧食他又不缺,老支書無非就是擔心,試驗不成功,然後還會荒廢一塊田地,這樣就算是不成功,村裡也沒有損失。
老支書連忙出聲,生怕慢一點,就會讓周益民多想:“益民,我不是這個意思,不用這樣,那就村東頭那塊三分地,你就拿去試試吧!”
“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一定要小心,而且不能把地給弄荒了。”
他才不想因為這件小事,導致跟周益民的關係產生什麼裂縫,有了裂縫之後,想回到從前,那可就回不去。
不然老支書也不會下這麼大的決心,要知道地在農村眼裡,跟命一樣重要,沒有地就種不了糧食,沒有糧食,不得餓死。
周益民急忙感謝:“謝謝,老支書。”
說完就離開,因為科研筆記隻是粗略看了一下,既然要試驗的話,肯定要將筆記裡的東西都弄明白才行。
老支書看見這一幕,隻能是無奈搖了搖頭,隨即繼續忙,坐在小板凳上,熟練地編著竹筐,竹條在他手中上下翻飛。
益民滿心歡喜地拿到了地,回到家後,便如饑似渴地研讀起筆記本上的內容。
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像是走進了一個布滿迷霧的森林,越往裡走越迷茫。
筆記本中提到的一種特殊肥料配比,涉及到一些他從未接觸過的化學元素,那些複雜的比例關係就像一團亂麻,讓他無從下手。
還有關於農作物雜交的方法,操作細節模糊不清,仿佛故意跟他捉迷藏。
看了這麼久,想完全讀透的話,不太現實,看來要找人幫忙才行。
但是在認識的人當中,並沒有誰是搞農業科研的,這樣有點難搞啊!
就在周益民還在頭痛當中。
老爺子叫道:“益民,先不要研究,出來吃飯了。”
周益民聽到後:“好的,我現在就出去。”
畢竟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而且餓著肚子,根本就思考不了。
還是吃飽再繼續想吧!
好像有一種,不讀透的話,誓不罷休的樣子。
很快上桌吃飯,這時候周益民奶奶開口:“益民,你明天拿點東西去給你張叔!”
周益民有點奇怪:“奶奶,那個張叔?還有要拿什麼東西?”
老爺子恨鐵不成鋼:“你小子,你還有多少個張叔,肯定是你對象的爸爸!”
周益民這才反應過來:“好的,要拿什麼東西?”
周益民奶奶說道:“明天將廚房那些東西拿過去。”
張燕還沒有過門,肯定是要跟張建設打好關係才行,不然到時候反悔,那就不好。
而且張燕老爺子和周益民奶奶都十分喜歡,無論是樣貌還是學曆,完全配得上周益民。
周益民回答:“好的,我明天就拿過去。”
突然想起,張叔不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嗎?張叔是研究所裡工作,肯定會認識很多搞科研方麵的人,萬一認識有搞農業方麵,那不就行。
明天一定要去好好問一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