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民在一旁解釋:“老支書,是碳氮比。”
王專家點了點頭:“益民,說的沒有錯,碳氮比的話,大致按照三十比一的比例,來添加秸稈就行。”
“然後濕度方麵,您可以用手抓一把雞糞,用力攥緊,手指縫間有水漬但不滴水,鬆開後雞糞能成團,落地能散開,這就是合適的濕度。”
沒有辦法,老支書他們對於這方麵,並不熟悉,說比例的話,肯定不太清楚,還不如用大白話說出來,這樣大家都能聽懂。
老支書恍然大悟,感激地說:“多虧了您啊,王專家,讓我明白了這麼多門道。咱這就按您說的改進。”
在與老支書探討完雞糞肥料後,王專家深知土壤質量對農作物生長的關鍵作用,決定對周家莊的地質進行全麵檢驗。
他先是在實驗田不同區域,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多個點位。隻見他手持專業的土壤采樣器,用力插入土中,隨後旋轉采樣器,將其緩緩拔出,取出一管完整的土壤樣本。
他小心翼翼地將樣本放入特製的樣本袋中,並做好標記。
回到臨時搭建的簡易實驗室,王專家開始進行細致分析。
他先用篩子對土壤進行篩分,分離出不同粒徑的顆粒,觀察土壤的質地。
接著,他取了部分土壤放入試管,加入特定的化學試劑,通過顏色變化來檢測土壤的酸堿度。
同時,他還利用精密儀器測量土壤的養分含量,如氮、磷、鉀等元素的比例。
經過一係列嚴謹的操作和分析,王專家對周家莊的土壤狀況有了清晰了解,為後續製定更精準的種植和改良方案奠定了堅實基礎。
王專家檢驗說道:“咱們周家莊的土壤偏酸性,所以在肥料中要適當增加一些堿性成分,這樣才能達到酸堿平衡,為農作物提供更適宜的生長環境。”
說著,他拿起地上的一根樹枝,在泥土上畫起了示意圖,生動形象地向周益民他們解釋著各種肥料的作用和比例關係。
周誌明拿著本子,在上麵不停記錄著王專家所說的話,因為單單說一遍,肯定是記不下來,而且有記錄,後麵不懂,問也方便。
王專家覺得周誌明他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卻有著一顆積極向上、勇於探索的心。
這讓王專家想起了之前去過的那些村落,村民們在困境中失去了希望,隻是麻木地等待著命運的安排。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天色漸晚。
王專家這時候說道:“能麻煩益民你在這裡幫我搭建一張床嗎?”
在這裡就能隨時觀察,實驗田發生的事情。
周益民連忙說道:“王專家,怎麼能讓你睡這裡,來我家吧!我家還有空餘的房間。”
老支書也在一旁附和著。
最後沒有辦法,王專家隻能同意下來。
周益民看了看,天色不早,便說道:“王專家,現在時候不早,我們先吃飯,這種事情,急不得。”
王專家也明白,隻能同意。
王專家在周益民家吃過晚飯後,獨自來到村子裡散步。
月光灑在村子裡,給整個村莊披上了一層銀紗,偶爾還能聽到村民們的談笑聲。王專家沿著小路走著,心中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