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資拱手回答道:“曹洪現在已經到了鄴城,按照陛下的安排,曹洪此行正是從河北各州郡及邊軍中挑選軍士,來充實中軍的缺員。”
曹睿點了點頭。曹洪這種資曆深厚但又能力不行的宗室,讓他去做為中軍挑選兵員這種重要但不難的事情,也算是一個合理的去處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魏國目前的中軍架構了。
中軍,又名禁衛軍,乃是魏國中央直領的精銳部隊,員額五萬。
其中,武衛營員額兩萬五千人,中堅營八千人,中壘營七千人,五校尉營四千人,中領軍直領三千人,大將軍直領三千人。
在魏國的大小戰事中,中軍往往東奔西走打滿全場。僅在曹丕年間,從討伐涼州胡人叛亂,到三次征討東吳,中軍每次都在主攻方向參戰。
曹魏的中軍確實拿得出信得過,但常常調度帶來的副作用,就是軍隊損耗過甚,員額缺了近三成。
而曹洪此行前往的河北,就是曹魏東南西北四個戰略方向中,唯一壓力輕一些的區位。
此時河北有田豫、牽招、梁習等人鎮守北疆,遼東的公孫恭也素來恭順,整體上軍事壓力並不嚴峻,也自然有餘力從邊軍和州郡兵中優選一部分士卒,從而分配到中軍去。
畢竟中軍的待遇確實高了不少,在北邊防禦鮮卑人,還不如作為天子親兵在洛陽待著呢。
與此同時,吳國,鄱陽郡。
鄱陽太守府的大堂內,時為鄱陽太守的周魴與解煩督胡綜,兩人剛剛收到了來自吳王孫權從武昌發來的敕令。
孫權說的很明白,鄱陽境內的叛賊彭琦聯係魏國的大司馬曹休,準備引曹休過江入鄱陽而來。
而正在武昌的吳王孫權和荊州牧陸遜,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誘敵深入的機會。於是命令周魴再去尋找一些適合詐降曹魏的叛賊頭領。
命令倒是十分簡單,但是此時身居鄱陽城裡的周魴和胡綜卻犯了難。
孫權的命令根本就行不通!
理由也很簡單,彭琦本就為鄱陽郡一帶的山越首領,而且彭琦的勢力徒眾已經達到了萬人規模!
換句話說,現在鄱陽郡的範圍裡,要麼是居住於縣城及周邊的吳國子民,要麼就是以彭琦為首、在山裡和湖中據險叛亂的山越,再沒有其他勢力了。
麵孔精瘦的周魴坐在堂中一臉愁容。出身吳郡大族的周魴年近四十,履任鄱陽已經兩年之久了,剿滅彭琦這夥山越的任務依然進展不大,而此時吳王孫權又派來新的任務。
周魴是真不知道如何去做,隻得求助於胡綜:“偉則兄,此事該如何去做?你與吳王相熟,還請偉綜兄教我。”
胡綜摸了摸胡子,也略顯為難:“吳王並不知鄱陽郡叛賊彭琦的細情,想必吳王隻是想在鄱陽這裡,有個足夠能被曹休重視的人去詐降,從而引得曹兵南下罷了。”
“至於是誰,並無太大關係。吳王不是也沒說明嗎?”
周魴聞得此言,眼睛微微眯了起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