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北宮。
曹睿正與中書監劉放二人在書房內處置事務,鍾毓從外緩緩走了進來。
鍾毓拱手說道:「啟稟陛下,太尉華歆及陳留太守劉劭丶安平太守盧毓丶中護軍桓範三人已經在外候著了。」
曹睿看了鍾毓一眼,微微點頭以作示意,接著與劉放說道。
「劉卿,此事宜慢不宜快,事緩則圓。你回去之後,和孫中書二人整理一下,將各地校事的名單丶履曆丶功過,都先整理出來吧。」
「半個月的時間夠嗎?」
劉放拱手答道:「半月時間足夠了。校事本就是以洛陽丶鄴城丶許昌三地居多,鄴城和許昌校事的檔案,在洛陽都有記載。」
「其餘各地分散開的校事丶所領要事本就不多。按三個月一詳報的話,大概這個月底,就可以將今年前三個月的報到洛陽來。」
曹睿輕輕點頭:「既然其餘各地影響不大,洛陽丶鄴城丶許昌的先整理出來給朕看吧。」
「遵旨。」劉放得了差事之後,行禮後走出了書房。
劉放其實有些摸不到頭腦,皇帝不知為何,突然關心起校事的事情了,甚至還要全部校事的檔案和名單。
或許,陛下要將校事從中書省獨立出來?
這個念頭也隻是從劉放的腦子中簡單過了一下,劉放此時的感覺有些複雜。
所謂中書,簡而言之就是上傳下達。臣子們給皇帝的上表,由中書省整理後交給皇帝。皇帝給大臣們丶給尚書台的命令,也會由中書擬旨蓋印後發出。
本就是一個負責機要的職能部門。
而先帝曹丕在黃初元年的時候,將原本直接向武帝曹操彙報的校事機構,改為向中書彙報。
這雖是一種給曹丕自己減輕工作量的行為,但卻在另一層麵上增強了很多人對中書的不滿。
所知甚多固然不錯,但是在劉放看來,知道那麽多隱秘之事丶也未必是什麽好事情。陛下若將其拿去,劉放倒是樂見其成。
就是不知道孫資怎麽看了。
片刻後,鍾毓領著華歆丶劉劭丶盧毓丶桓範四人來到了書房之中。
畢竟是華太尉,曹睿笑著起身迎道:「今日太尉入宮,可是有什麽要教朕的?快快入坐吧。」
華歆行禮後,緩緩坐在了椅子上,出乎這位老頭的意料,坐下去倒是異常舒服省力。
華歆拱手說道:「稟陛下,臣今日來宮中覲見,乃是要給陛下彙報一下臣對修律一事的看法。」
曹睿點頭應下,隨即看了看另外三人:「劉卿丶盧卿丶桓卿也一並來了。劉卿朕在陳留見過,桓卿更是相熟。盧卿一直在冀州,朕這次也是第一次見。」
盧毓又一次行禮說道:「臣盧毓拜見陛下,今日得見天顏,臣不甚惶恐。」
曹睿笑著擺了擺手:「你們三人,也找個位子坐吧。用三國:我不是曹睿(李一振)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306/4872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