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惠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禮:「臣不善射,卻善作文。」
「人臣侍奉君王非以全能,能做好一事丶儘力職守也就夠了。」
曹睿笑道:「稚權先在崇文觀,而後又入太學學了一年,言談也頗有體統。」
「你與你弟義權皆二十二歲,義權兩年前就隨朕出征蜀國,你兩年前入了崇文觀。」
「兩年過去,義權從校尉已經升為裨將軍,你也從太學中畢業了。說吧,想和朕討個什麽職位?」
夏侯惠拱手一禮:「臣善文也喜文,若能得陛下恩準,臣願做個管理書籍典章的官員。」
曹睿笑道:「既然稚權有如此誌向,那就先留在朕身邊為散騎侍郎丶磨礪兩年,再去研習你的文學。」
說罷,曹睿扭頭看向和逌:「子期,你有何誌向?」
和逌乾脆利落的說道:「學生願為州郡之官,治理一方丶造福百姓。」
曹睿笑道:「怎麽,受你父親的影響了?他一生都在洛陽裡做官,卻最後被朕派出外任。他與你談過這些事嗎?」
和逌拱手答道:「稟陛下,家父在書信中曾多次與學生談及此事,提到朝中與州郡不同。」
「朝中是從大處著眼,州郡裡是從細處著手。不可偏廢。」
曹睿微微頷首:「你父親說的是對的。」
「你們知道朕擔心什麽嗎?就是擔心中樞官員久在洛陽,不知州郡艱難丶不顧百姓艱辛,在朝堂上似是而非的做著決策,自以為有功社稷丶實際卻苦了百姓。」
「朕前幾日在太學裡也與你們說了,朝廷當下的政策,就是要讓你們這些太學郎,多去看一看州郡裡做事的辛苦。」
說罷,曹睿拍了拍和逌的肩膀:「屯田是個好去處,卻也不是惟一的去處。子期,與稚權一起做散騎侍郎吧。」
「在朕身邊多學丶多看。」
和逌與夏侯惠二人一齊行禮,應下了這份差事。
不過,回過神來的和逌倒有了些困惑。當日太學問政之時,陛下足足點了三個人的名字。除了自己與夏侯稚權外,還有司空的次子司馬子上。
為何選了自己,卻沒選他呢?
就在幾人閒談之時,文欽由內侍領著,匆匆趕到了北宮的演武場內。身後還有一名虎衛隨著丶牽著文欽自己的那匹戰馬。
曹睿朝著文欽招手示意:「文卿,到朕這裡來。今日朕與近臣在此,欲要一同看看你領的甲騎。」
毌丘儉會意,上前半步丶替文欽介紹起了和逌丶夏侯惠二人。
幾人紛紛見禮後,文欽說道:「稟陛下,臣奉旨意,將戰馬和鎧甲都帶來了。不知陛下想看什麽?」
對於皇帝的這種心血來潮,文欽不僅不嫌麻煩,而且還歡喜的很。這種能在皇帝麵前刷臉的事情,越多越好。
在這個天下權力都圍繞皇帝一人的年代,三國:我不是曹睿(李一振)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306/4943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