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輿論政策
胡綜方才有些神神秘秘的,加之吳王本人的性格也是陰晴不定,諸葛瑾和全琮二人不敢多問,緊隨在胡綜身後走入偏殿。
且不說胡綜本就是督兵萬人的解煩督,就算他身上官職低微,以他長隨吳王身側的地位,外將也是要謹慎應對的。
胡綜在西,諸葛瑾丶全琮二人在東。三人坐定之後,全琮看了眼左右無人,開口問道:
「偉則到底何事,要到偏殿來單獨說?」
「非至尊之命,隻是我個人有事要與兩位分說。」胡綜也不賣關子了,徑直說道:「論公事,諸葛將軍和全將軍都是國家重臣。論私誼,兩位都是吳王親信。」
「如今至尊有疑難之事,還望兩位將軍儘好臣屬的本分。」
諸葛瑾丶全琮二人的神情也都嚴肅了起來,諸葛瑾率先拱手問道:「偉則,究竟何事?」
胡綜頓了一頓:「成都使者前來,稱漢帝願下詔將漢丶吳明白分為兩國。若如此,至尊可以再進一步了!」
二人對視一眼,紛紛站起看向胡綜。
諸葛瑾拱手說道:「至尊早就該更進一步了!此事極善!」
全琮也拱手說道:「在下附議,也如諸葛將軍一般看法。」
若論起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臣子們,唯有東吳之臣是最不拘泥名份的。
昔日曹操還有個丞相官職,劉備也有州牧丶宗親的名頭。孫權的官職僅僅是會稽太守時,就繼承了江東,得到了江東眾臣的擁護。
倘若再說的明白些,東吳的臣子們都是一群割據分子裹挾著本地世家,朝著割據一方的道路上狂奔不止。
孫權做了州牧,手下就能當太守丶當將軍。孫權做了吳王,臣下就能做州牧丶做將軍丶封侯。如果孫權當了皇帝,那臣子們最高豈不是能做到三公了?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諸葛瑾與孫權交好,素知孫權野望。而全琮就更甚了,昔日稱孫權為『至尊』的提議,就是全琮在這武昌城頭上說出來的。
胡綜見兩人態度明朗而又確定,滿意的點了點頭,緊接著帶著兩人去尋孫權。並非胡綜多事,一方麵為了事先通氣,另一方麵以防萬一。
諸葛瑾丶全琮見到孫權之後,因兩人都是重將,問候寒暄自不可少。此前蔣琬初到武昌後,孫權從蔣琬處得知諸葛瑾兒子喪訊,遣使召他回武昌的時候還送了份祭禮,可謂體貼備至。
說著說著,話題自然就被胡綜引到稱帝這件事情上了。當然是由胡綜來引,他今日陪在幾人身邊的作用就是這般。
孫權不想當皇帝嗎?
當然想。
不管是發自內心的也好,從表麵上掩蓋也罷,孫權都必須表現出一個謙遜的姿態來。
此前,孫權在與蔣琬溝通的外交場合上為了增強信任丶避免誤判,當然要三國:我不是曹睿(李一振)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306/49508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