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何物可恃
非僅諸葛瑾一人為此驚訝。
全琮雙眼瞪大丶胡綜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孫權更是雙手承在桌案上前傾。
一直在殿中端著姿態的的吳王孫權,此時終於開口:「叔平方才所說,曹丕在延康元年曾辭讓二十餘次,能否細細論之?」
隱蕃微帶笑意的從容躬身一禮:「下臣從敵國慕名歸義而來,還未受至尊半點恩賞。容臣鬥膽向至尊討樽酒水潤潤喉嚨,再細論也不遲。」
畢竟是孫堅之子丶孫策之弟,孫權骨子裡的豪氣是抹不掉的,聞之欣然大笑,連微微發紫的須髯都在顫動:
「孤觀天色漸晚,今日孤與子瑜丶子璜丶偉則一道,宴請公琰與叔平!」
「來人,速速去準備宴席!今夜孤與諸位不醉不還!再將朱子範與郝子太一同請來!」
殿中侍從連忙安排了下去。
所謂朱子範與郝子太二人,說的就是即將成為孫權三女婿的建義校尉朱據,以及昔日自蜀漢歸降丶現為吳國廷尉的郝普了。
孫權成了吳王以來,位高權重如此,偶爾見到一個這種有才略丶有膽色氣度的年輕人,第一反應就是欣賞。
當然是要欣賞了!
這種最高端的政治議題,除了隱蕃自稱知情,東吳眾人聽都未聽說過,甚至做夢都腦補不出來。
東吳畢竟離洛陽這一天下政治的風暴眼太遠了,孫權自己出身不高,所倚重的臣子們也無這等家學傳承。
加之隱蕃又是自己投奔吳國丶並非降人。
雖說要防著一些,但孫權豈又真會以為自己無德丶不值得人遠來歸義呢?
蔣琬在一旁看著隱蕃與吳國君臣攀談,平靜如水的麵孔下早已為隱蕃此人下了定義。
巧言令色,鮮矣仁!
蔣琬自詡漢室純臣,看著隱蕃與吳國君臣談論漢朝末帝的禪讓之時的眉飛色舞,又豈會不起半點念頭?不過是以使臣之身暫且忍耐罷了。
入夜,殿中。
孫權先提了三樽酒。堂中眾人三次齊齊回敬孫權之後,宴席才正式宣告開始。
諸葛瑾看向隱蕃,右手輕輕抬了下銅質酒樽,笑道:
「叔平少年俊才,方才飲了至尊親賜酒水,不知喉嚨可曾潤好?」
隱蕃笑著拿起酒樽一飲而儘,而後轉頭看向孫權:「大王有命,將軍有邀,臣請為大王細言禪讓之事。」
「請!」孫權放下象牙箸,伸手朝向隱蕃示意,殿中側邊奏樂的樂師也知趣的停下演奏。
隱蕃漸漸嚴肅起來:「堯舜上古之事已不可考,王莽篡漢之舉又終致敗亡,是以曹操臨終前始終未敢邁出最後一步,到了曹丕才行此禪讓。」
孫權歎了一聲:「曹丕不當皇帝,華歆丶王朗之輩又如何能做到三公呢?桓階又如何做到尚書令呢?」
蔣琬心底冷笑一聲。
孫三國:我不是曹睿(李一振)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306/4959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