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星人是全職數碼up主。
早期他隻是單純的製作手機測評視頻,靠著真實獨立的測評內容和高超的鏡頭語言,成功獲得了大量粉絲。
大學畢業後,他順勢創業、成立了個人工作室,認真運營賬號。
但做著做著他就發現:想要保證良好的收益——不僅養活自己,還要養活工作室,光靠網站的創作激勵完全不夠。
像之前那樣對商單挑挑揀揀,也很難維持收支平衡。
極客星人在“解散工作室”和“降低接商單標準”這個二選一的題目中,選擇了後者。
這確實給他帶來了遠超以往的收入。
他覺得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抉擇。
至於降低一些內容製作標準,對部分產品瑕疵假裝沒看到,再偶爾說一點違心話……
老實說,邁過心中那道坎後,其實一點都不難。
這都被他視為“踏入社會不得不經曆的事”、“取得商業成功的必要代價”,拋到了腦後。
但萬事都有代價。
軟廣做多了,總有翻車的時候。
翻車個一兩次後,他在老粉心中辛苦積攢起來的信任,快速散去。
視頻播放量腰斬,粉絲數量不增反減。
為了拓展影響力,吸納新粉絲,極客星人不得不帶著工作室開展新業務——
在手機之外,測評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等電子產品。
初時有效,但效果衰退的也很快。
——已經降低的道德標準和視頻製作標準,很難再重新拉高。
於是他們繼續擴展業務範圍,將電視、音箱、相機、耳機、遊戲手柄,乃至人體工學椅……各種各類能沾邊的產品,全都納入進來。
可同樣隻是一時紅火,又迅速衰退。
商單也越來越少。
最後這個工作室還是解散了。
極客星人在失去了團隊,失去了關注,也失去了信譽和口碑後,重回原點。
但他不肯服輸。
為了重新獲得關注,又開始頻繁製作暴力測試的視頻,來吸引觀眾眼球。
而拆機,就是其中一環,也往往是暴力測試的開始。
到這時候,他在網友們心中的形象,已經更像是整活博主了。
看到這條動態,大家都知道極客星人在蹭熱度。
但大家對整活博主向來比較寬容,也沒人說什麼難聽話,連那些次次都要刪掉的黑曆史評論,這次也沒冒出來多少。
網友們隻是慣例地誇他“真有錢”,“真舍得”。
極客星人很快冒泡回複:
“真不是炫富,築夢賣得這麼便宜,想炫也炫不起來啊。”
網友們馬上回了他一串串問號。
極客星人很樂意分享自己折騰了一大輪各種產品測評後,真正剩下來的東西——
人脈和知識。
於是他又發了一條長長的動態:
「築夢的這些產品,定價真的太低了。
當然,這不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而是從商業邏輯上的得出的結論。
不論是VR眼鏡還是體感服,市麵上都有類似的產品。
雖然築夢的技術比他們更高級,但在成本計算上應該是一樣的,再考慮一下研發投入的經費,築夢把定價提高5倍甚至10倍我都不會覺得意外。
這也是很多業內朋友的看法。
所以今天看到築夢亮出來的這個價格,我人都看傻了。
我敢打賭:
要麼築夢偷工減料、貨不對板,要麼就是乾脆的賠錢買賣!
——當然,我認為多半是後者。
現在市場上賣體感服和VR眼鏡的廠商,一定非常痛苦。
他們的產品價格不輸於築夢——甚至還更高,但效果卻被甩出了一大截,幾乎不是一個時代的產品。
除了等死,我實在不知道他們還能做什麼……」
這條動態比之前那條熱度可高太多了,評論區立刻熱鬨起來:
“燒錢搶占市場?這集我好像看過!”
“你看過個屁!築夢壓根沒有競爭對手,市場全是他的,犯得著燒錢去搶嗎?”
“那築夢為什麼要賠本賺吆喝?”
“不會是實習生定價,填錯數字了吧?”
……
過了一會兒,這個動態熱度越來越高,陸陸續續又冒出來很多相關從業者。
他們的留言,幾乎全是訴苦:
“我可以證明,他說的是真的。我是做VR眼鏡的,看到築夢VR眼鏡的價格,我老板直接把自己鎖辦公室裡了,誰都叫不出來,我都擔心他是不是想不開喝農藥自儘了。”
“我特麼!我是研發萬向跑步機的,剛才HR過來跟我說,讓我做好心理準備……我踏馬是不是要失業了?”
“艸,我才是最慘的!我是搞體感服的,剛才HR通知,我們整個部門都被關閉了!”
“我們老板還沒放棄,預訂了築夢的產品,打算研究一下能不能彎道超車。”
“彎道超車?就築夢這個技術,這個定價……你們還想超車?超雞毛!我們老板也想看看能不能抄,嗬……說什麼學習借鑒,我信個雞毛!辭職信我都寫好了,等會兒就給HR送過去。”
“還閒聊呢?我已經向[神經漫遊]投完簡曆了,建議你們也快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