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靈果!”
“當然是,你可以嘗嘗!”
楊正山遲疑了一下,還是拿起一顆雲莓果放入口中。
嗯,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入腹之後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一股溫潤的氣息蔓延身前。
人後他又嘗了一顆寒鬆果,帶著濃鬱的鬆香,汁水很多,入腹之後卻是清涼無比的氣息。
這居然真的是靈果!
好吧!
靈果也不是隻有桃子李子。
“雪婆婆,我覺得我們應該再商量一下交換的比例!”
“咯咯咯~~”旁邊的雪俏兒忍不住笑起來。
雪婆婆笑道:“這兩種靈果的功效並不是很明顯,對先天武者來說,隻是有著很弱的功效,雲莓果可以提純先天真氣,寒鬆果可以靜心養神!除此之外,它們還是煉製附靈丹的臣藥!”
說罷,她將附靈丹的丹方交給楊正山。
楊正山打開看了一眼,果然如他所料,這附靈丹需要三種靈果和十幾種寶藥。
君一臣二佐十二以及四種藥引,也就是使藥。
需要這麼多靈果和藥材,也難怪雪靈宮要三代宮主才煉製一次。
“這冥光果和風靈果也可以煉製附靈丹?”楊正山問道。
“可以,不過配藥略有差彆,功效也不同!這兩種藥方,你若是想要的話,隻能去找冥光聖宮和風靈聖宮,我們雖然都是靈恩聖教的聖宮,但附靈丹的丹方卻是不同的。”雪婆婆道。
楊正山點點頭,表示理解。
冥光果、風靈果和冰心果的功效都很雞肋,冥光果能夠提升夜視能力,風靈果能夠提升武者對外界氣息的感應能力。
再加上冰心果能提高抗寒能力。
怎麼說呢!
這三種靈果附帶的能力似乎都有用,但似乎又沒有太大的用處。
可是如果煉製成附靈丹那就不一樣了。
可以賦予武者駕禦光、風和雪的能力。
楊正山覺得其他靈果可能也可以用來煉製附靈丹,不過具體丹方應該會有些差彆。
這個還需要慢慢研究才行。
雪婆婆又道:“一顆冥光果,兩顆風靈果,以及這些,你給十顆真元丹即可!”
楊正山哈哈一笑,“雪婆婆仗義,晚輩佩服!”
說著他伸手一揮,桌上的靈果瞬間換成了一個個瓷瓶。
雪俏兒瞪大眼睛,圍著楊正山不斷打轉,“你藏到哪裡去了?”
“秘密!”
“跟我說說!”
“真不能告訴你!”
“小氣!”
雪俏兒不滿的說道。
交易達成,楊正山可謂是收獲滿滿。
離開雪靈宮之後,楊正山和鬱青衣沒有做太多的停留,而是一頭鑽進了蒙赫山脈之中。
雖然之前楊正山曾繞過蒙赫山脈遠襲葉密城,但是他並沒有深入蒙赫山脈。
蒙赫山脈中的物種也不少,兩人的收獲很多。
兩人還順便去觀察了一下赤刺部。
兀良王庭分裂了,分裂成了三個勢力。
烏托依舊占據著葉密城,依然是這片草原上實力最強大王者。但是他已經失去了對八大族落的掌控,除了良王部之外,其他七部分為了兩個勢力。
東方以赤刺部為主,有塔塔爾部、汪古部和烏拉部四個族落,西方以阿拉滿部為主,有克烈部和回拔部。
十年前,三方勢力征戰數年,最終誰也無法讓誰臣服,隻能不了了之。
也幸好兀良王庭分裂了,北原鎮才得到了喘息了機會。
可惜十多年過去了,北原鎮的實力依然沒有恢複,周蘭還是北原鎮的總兵,宋大山為重山鎮副總兵,楊明鎮,楊承旭、楊承澤三人依然在北原鎮充任參將。
四位先天武者坐鎮北原鎮,按理說北原鎮的實力應該很強大的才對,可是北原鎮缺少精銳大軍。
十幾年前的那一戰,北原鎮的損失太大了,到現在都沒有恢複過來。
楊正山和鬱青衣既然來了自然要去重山鎮和北原鎮逛逛,他們先去了重山鎮見了見楊承業。
楊承業如今是重山鎮鎮標中營的遊擊,就住在重山關內。
楊正山沒有打擾其他人,隻是與楊承業見了一麵,他也沒在楊承業這邊呆太久,隻呆了三天就離開了。
重山鎮還是老樣子,唐飛虎已經回鄉養老了,新任總兵是牛莊。
朝堂這些年也是多次向重山鎮派遣巡撫,不過每任巡撫都免不了被架空的結果,彆說軍隊了,就連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巡撫也指使不動。
換了布政使或按察使也一樣,甚至各級衙門的官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但結果就是重山鎮依舊是巍然不動。
因為楊氏一族在重山鎮的根基已經到了無法拔出的地步了。
整個重山鎮,千戶以上的官職中,楊氏一族占了三成,聽起來似乎很少,但實際上這已經足夠讓楊氏一族牢牢把控重山鎮了。
而楊承業也不是小孩子了,如今楊承業已有三十六歲,他還是靖安侯,所以這重山鎮真正做主的不是巡撫和總兵,而是楊承業。
這些不是楊正山安排的,而是順理成章的結果,楊氏一族的子弟會推著楊承業成為重山鎮的領導者,甚至都不需要楊承業做什麼,他就自然而然的成為領頭人。
當然,楊氏一族也出現了一些貪官汙吏,楊承業的手段很淩厲,但凡敢胡來的族人,他都會毫不留情的將其趕回楊家村,若是不知悔改,還會讓楊明輝將其在族譜中除名。
無論是在官場上還是在家族中,楊承業如今牢牢掌控著楊氏一族。
楊正山對這個自己培養出來的繼承人非常滿意,比那傻大兒優秀多了。
離開重山鎮後,楊正山又去北原鎮溜達了一圈,他在北原鎮呆了一個多月,主要是北原鎮熟悉的朋友更多,周蘭、宋大山、楊明鎮、楊承澤、楊承旭等,楊正山都有見麵。
而就在楊正山和鬱青衣走親訪友的時候,楊明昭終於為自己的造反大業邁出了第一步。
星元十三年,也就是延平二十年,十月二十三下午。
楊明昭和楊澤一人騎著一匹馬,不緊不慢的走在太平縣的官道上。
巴蜀的馬兒普遍偏小,肩高一般在一米二以下,重山鎮的草原馬的肩高一般都在一米五左右。
而楊家培育的馬,肩高能達到一米七,像楊正山養在靈泉空間的馬,肩高都能超過兩米。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距,一是因為品種的差異,二是因為靈泉空間內的馬是一代代培育出來的。
空間內的馬有些基因突變的意思,已經跟普通馬有著很大的不同了,或許可以稱為妖獸了。
楊明昭並沒有將自己的馬帶來,隻是買了幾匹巴蜀的馬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