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打開竹筒,取出竹筒內的紙條。
“咦!塔羅王朝居然出動了巨鯨水師?”
看到紙條上的內容,老者不由的驚咦一聲。
“向北方來了?居然跟我們的方向相同!”老者若有所思。
巨鯨水師是塔羅王朝的精銳水師,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出征遠航了,現在突然間出海了,這讓老者有些摸不著頭腦。
“袁珂,你覺得他們的目標是什麼?不會是來抓老子的吧?”老者問道。
站在旁邊的大漢,也就是袁珂,嘴角微微抽動一下,說道:“師父,就算是他們想來抓您,也用不著出動巨鯨水師!”
老者瞪了他一眼,“你說是為師不值得他們出動巨鯨水師?”
“不,徒兒的意思是他們出動巨鯨水師也沒用,在師父麵前,巨鯨水師就是雜魚水師,根本不值一提!”袁珂憨憨的麵容上露出了諂媚的笑容,隱晦的拍了一手馬屁。
老者頓時眉開眼笑,“你說的沒錯,狗屁巨鯨水師,不過是一群雜魚而已,在為師麵前根本不夠看的!”
“不過他們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不是為了老夫,那這邊還有什麼值得塔羅王朝出動巨鯨水師?”
“向安許那個老東西會不會也在巨鯨水師的船上?”
袁珂想了想,說道:“他們可能是為了星月島!”
“星月島?”老者詫異的問道:“你還收到了其他的消息?”
袁珂解釋道:“弟子之前就聽說塔羅王庭一直都想擴大北方的海貿,而北方海貿最昌盛的勢力就是星月島!”
“如果他們想要發展北方的海貿,肯定無法繞過星月島!”
老者點點頭,“你說的沒錯,應該是向安許這個老東西想要收服星月島!”
“星月島的實力如何?”
袁珂微微搖頭,“不太清楚,星月島楊家與地火島朱家很是親近,其實力應該跟地火島差不多,就算是弱一些也應該不會弱太多。而且據說星月島楊家背後還有大榮的支持!”
星月島楊家在大榮的東南海域和南方海域有著很大的名聲,但在萬裡海域名聲還不是很響亮。
萬裡海域太過廣闊,而楊家商號船隊的活動範圍隻在萬裡海域的西北部而已。
也就是星月島附近的勢力對星月島比較了解,遠一點的勢力對星月島的了解隻停留在表麵上。
“這麼說星月島的實力也不算弱了!”老者說道。
地火島朱家在萬裡海域的名氣要比星月島楊家大得多,在老者心裡地火島朱家的實力還是比較強大的,而星月島楊家能與朱家相提並論,那說明楊家的實力也不弱。
“也不一定,或許是因為星月島背後有大榮支持的原因!”袁珂道。
老者卻是搖搖頭,“大榮,若是以前的大榮那還能讓人忌憚幾分,可現在的大榮,嗬嗬,一頭老邁的蛟龍而已,他們早就下不了海了!”
在萬裡海域西部諸多勢力之中,大榮就是一個龐然大物,但並不是所有的勢力都忌憚這頭龐然大物。
就如塔羅王朝,他們可能不敢跑去大榮搞事情,但在大海上他們也不會懼怕大榮。
同樣,張氏王朝也是如此。
眼前的這位老者就是張氏王朝的強者張居海,張氏王朝和塔羅王朝可是老冤家了,兩個王朝疆域最近的距離隻有不到三十裡而已。
為了爭奪疆土和海域貿易權,這兩個王朝經常爆發慘烈的戰爭。
張氏王朝的具體位置差不多就在星月島的正南方,塔羅王朝稍微偏東一些,差不多位於星月島的東南方。
星月島為何不往南發展海貿,就是因為這兩個家夥經常爆發戰爭,搞得那一片海域幾乎成為海商的禁區。
沒有哪個海商願意冒著被戰爭波及的風險跑去貿易,血本無歸都是輕的,一不小心說不定連小命都要丟在那裡。
“你說我們要不要去星月島幫幫場子!既然塔羅王朝想要攻擊星月島,我們是不是可以拉攏一下星月島!”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哈哈,走,咱們去跟星月島交朋友去!”
“為師最喜歡交朋友了!”
張居海大笑道。
隻要是能給塔羅王朝添麻煩的事情,他都願意插上一腳。
對他來說,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給塔羅王朝添麻煩,讓向安許那個老東西難堪。
……
地火島,朱家大城內。
朱家大城就是一座城池,城中居住的都是朱家的子孫,一個家族需要一座城來居住,可見朱家的子孫有多少。
朱家就是這麼一個奇葩的存在,在地火島,朱家就是主人,而其他姓氏的人都是奴仆。
對於外姓之人,賜予他們朱姓是最榮耀的恩賜。
朱家內部也有嚴苛的等級製度,有先天武者的支脈就可以成為嫡脈,一旦先天武者過世,嫡脈就會變成旁係分支。
而一旦變成嫡脈,這一支的子孫就能進入朱家的權力中心。
等先天武者過世之後,這些子孫又會逐漸的退出權力中心。
因此朱家內部就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等級製度。
嫡脈、祖上出過先天武者的旁係分支,祖上沒有出過先天武者的旁係分支。
這套等級製度看起來是以先天武者為尊,但實際上是那幾個分支牢牢地把控著朱家的權力。
因為權力代表著資源,資源又容易催生出強者。
一旦某一支旁係出現先天武者,那這一支的子孫就能獲得大量的修煉資源,這一支的子孫也將會有更好的前程。
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朱家有四支始終掌控著地火島的權力,朱家所培養出來的先天武者大多都出自這四個分支。
至於說天資卓越者可以逆天改命,彆開玩笑了,朱家內部的階級早就固化了,他們根本不允許四支嫡脈之外天才成長起來。
這也是楊正山最看不上朱家的地方。
不過楊正山看不看得上並不重要,朱家能傳承數百年,自然也有他們的優點。
如今朱家依舊有三位爺,大爺朱伯溫,二爺朱長興,三爺朱炎山,原來的大爺離世,後麵的幾位爺就順位補替,所以朱長興就從三爺變成了二爺。
朱家大宅書房中,朱長興手持狼毫肆意的揮毫潑墨。
轉息之間,‘滄海橫流’四個大字便呈現在宣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