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伏魔神功,出自“俠客行”世界,乃是一位少林派前代高僧所創。
該神功集佛門內功之大成,精微奧妙不弱於少林派的鎮派神功“易筋經”。
在沒有被石破天得到之前,記載了這一神功的十八個泥偶,曾經轉手了十一任主人,卻無一人悟出其中奧妙,不曾想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落在了方浩手中。
“羅漢伏魔神功極難入門,單是第一步攝心歸元,就須得修煉之人摒絕一切俗慮雜念,十萬人中便未必有一人能做到。”方浩說道。
金庸武俠世界裡的很多絕世神功,都對修煉者心性有著極高的要求。
比如少林派的“易筋經”,需要修煉者勘破“我相、人相”,再比如“羅漢伏魔神功”,要做到“攝心歸元”,說白了,就是要修煉之人不能心存習武執念。
而習武之人,誰不希望自己的武功能勇猛精進,但如此一來,又犯了佛家的“貪、嗔、癡”三毒,神功絕學再無入門的可能。
如此一來,想要煉成“羅漢伏魔神功”,就成了一個悖論。越是想學的人,越學不會,不想學的人,也不會主動去學。
原著裡,石破天之所以能學會這門神功,多虧其有一顆不染塵埃的“赤子之心”。
對方浩而言,他可沒什麼赤子之心,但是有先天不滅靈光幫忙作弊,他完全可以摹擬出“攝心歸元”的心態,這樣就有可能練成“羅漢伏魔神功”了。
聖火令武功有著極強的魔性,殺傷力強大,堪稱旁門武功的巔峰,然劍走偏鋒終歸難以持久,正道絕學才是正途。
好似原著裡的張無忌,雖然剛照麵時,被波斯明教的風雲月三使陰了一把,但一旦適應了聖火令神功的節奏,領悟其本質。
憑借其以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神功造就的渾厚根基,就能反過來把風雲月三使吊起來打。
因此,由魔入道,才是方浩未來習武之路的通天大道。
奈何聖火令神功的起點太高了,與之相匹配的正道絕學,他又難以入手。
倘若讓方浩放棄這一身聖火令內力,去學習什麼少林派基本內功之類的武功,他又不甘心。
是以這“由魔入道”的設想,便耽擱了下來,畢竟,寧缺毋濫嘛。
羅漢伏魔神功的出現,完美解決了方浩如今麵對的問題。
“聖火令神功源於波斯,行氣路線大異中原,不走十二正經,奇經八脈,這也為我轉修羅漢伏魔神通,創造了條件。”方浩眼中,神光大盛。
他越想越覺得自己的計劃可行,當即按照第一個木羅漢上的行氣路線,開始修煉起來。
第一個木羅漢上的行氣路線,自湧泉穴始,經然穀、照海、太溪、水泉、太鐘、複留、交信等穴道,沿足而上,至肚腹上橫骨、太赫、氣穴、四滿、中注、育俞、商曲而結於舌下的廉泉穴,練的是“足少陰腎經”。
看起來並不難練,但第一步“攝心歸元”,就把九成九的習武之人,攔在門外。
“靜氣凝神,心澄神淨!”
方浩努力收攝心神,降服心中雜念,這一過程殊為不易,蓋因聰明伶俐之人,總是思慮繁多,但若資質魯鈍,又弄不清其中千頭萬緒的諸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