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去世,13歲的嬴政繼位。他在平定嫪毐之亂、罷免仲父呂不韋之後,橫掃六國,韓、趙、魏、楚、燕相繼滅亡。
公元前221年,齊王田建向秦王政投降,戰國七雄最後一個諸侯國齊國覆滅。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並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組成皇帝的稱號,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是為秦始皇。
至此,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宣告結束,中國進入了第一個大一統時代——秦朝。
【一口氣看懂齊國的崛起與衰落曆史齊國春秋戰國。】
他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國家,作為薑子牙的後人,齊國為什麼沒能一統天下?齊國與秦國之間的實力究竟差在哪裡?
本期視頻就讓我們一口氣看懂齊國的崛起和隕落。自公元前1046年薑子牙封國建邦開始,到公元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政投降為止,齊國共經曆了40位君主,約825年曆史。
本期視頻就讓我們從齊國的第一任君主薑子牙的故事開始講起。
薑子牙,譯作江上,因其先祖曾輔佐大禹治理水土,立有大功,舜禹時期被封在呂地,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所以又稱呂尚。
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以後,周武王為了牢牢控製東方的大領土,采用分封親戚一番平洲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
呂尚作為西周的首席智囊,又是武王的師少父,而被首封於齊地營丘建立齊國,以穩定東方。
齊國建立以後,呂尚大多時間都是在鎬京輔佐周成王和周康王,他的長子呂汲也在鎬京擔任虎賁之職,統領著王宮衛戍部隊。
周成王時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監之亂,懷疑盱眙因東武侯起兵反周,呂汲和兒子呂紀輔助周公旦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第二次為周朝安定立下了赫赫戰功。
因此周成王命其東至海,西至河南,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伐之權,齊國由此獲得征伐之權,成為諸侯之中的大國。
公元前1015年,薑子牙去世,他的兒子繼位是為齊丁公。齊丁公繼續輔佐周康王,成為僅次於周公的四輔,並掌管周王朝的精銳部隊,3000虎賁,保衛豐鎬。
齊丁公在成王、康王、昭王三朝均為重臣,和他的父親一樣為周王室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天子賞識。
齊丁公去世後,本該由兒子呂汲繼承王位,但呂汲將王位之位讓給了自己的同母弟呂德,自己則和哥哥呂紀一起繼續留在周王室輔佐周穆王,並被周穆王封為太傅,位列三公。
公元前975年,齊桓公呂德繼位,他與呂汲共輔王室,使得齊國在諸侯中的地位更加崇高。呂德死後,兒子呂祿成為齊國第4代國君,是為齊哀公。
到了這一時期,齊國經過三代君主的耕耘,已經在其地站穩腳跟,但齊國的發展卻遭到當地土著的嫉妒。
與齊國接壤的晉國是商代舊國,位於齊國以東,萊國以北,疆域不亞於齊,兩國都城相距不過百裡。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等到齊哀公的兒子齊襄公繼位時,兩國積累已久的矛盾終於爆發了。
公元前878年,晉國向周天子進讒言,說齊哀公私自祭天有謀反之意。於是便發生了震驚天下的周天子當著眾諸侯的麵把齊哀公扔到鼎裡活活煮死了。
這事件後,齊國不僅與晉國、萊國兩國結下世仇,齊國也陷入了長達幾十年的內部權力紛爭。經曆桓公、獻公、武公,齊國都城也一再變遷,致使其國力大衰,直至公元前731年,齊僖公呂祿繼位。
呂祿是個狠人,他是春秋時期的外交天才,在位期間多次主持多國會盟,還經常親自去找一些國家結盟,並且喜歡聯合其他國家一起出兵,使得齊國影響力越來越大,最終成為春秋時期最早稱霸的三位霸主之一,和鄭莊公、楚武王共稱為春秋三小霸。
公元前698年,齊僖公之子齊襄公呂諸兒繼位後,齊國國力更強。呂諸兒是個有才華、重情義但是心狠手辣的人,他一生信奉權力至上,迷信武力。
他不僅和自己已經嫁給魯桓公的妹妹私通,甚至在魯桓公指責他時公然將其殺死,隨後又在諸侯盟會上殺死鄭國國君,還出兵攻打衛國,幫助衛惠公恢複軍委,風頭一時無二。
在齊國的強大壓力下,晉國開始出現內亂。公元前690年,齊國出兵攻破晉國都城,吞並晉國,齊襄公九世之仇終於得報。兩年後,齊國又與魯國討伐陳國,陳國向齊國投降。
同年,大臣連稱、管至父串通齊襄公的侄子公孫無知發動叛亂,弑君篡位。信奉兵戈的齊襄公又死於兵戈之下,然而僅僅過了一年,得位不正的公孫無知又被大夫雍廩殺死。
逃到莒國的公子小白和在魯國的公子糾聞訊火速回國爭奪君位。公子糾派管仲中途截殺公子小白,但小白倒地裝死蒙混過關,最終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護送下先到一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