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繼續給其他有功之臣念封賞聖旨,皇甫嵩站在旁邊,內心有些不痛快。
問題出在當今天子劉宏身上。
按理來說車騎將軍的封賞已經足夠,但是這裡麵有一個問題,劉宏封賞出去的車騎將軍職位太多了,好多朝庭重臣都得到過這個賞賜。
當然了,現在的朝廷裡隻有皇甫嵩一個車騎將軍。
那為什麼皇甫嵩有些不痛快呢?
因為天子劉宏封賞出去朝庭重臣的車騎將軍都是死人,也就是追封,以顯官配逝者,這個官位多少有些被糟蹋了。
皇甫嵩的不爽沒有表現出來,畢竟朝廷的誠意已經到了,車騎將軍已經足夠尊貴,朝廷並沒有吝嗇。
而皇甫嵩的冀州牧隻是一個加官,類似於冀州刺史加強版,並不像過幾年那樣擁有一州的軍政大權。
巨鹿太守郭典被封賞為河東太守,騎都尉曹操因為戰功被封賞為濟南國相,一堆林林總總,總算全部封賞完畢。
“諸卿可還有奏?”劉宏準備撤了。
今天一天的主場都是皇甫嵩的,等一會兒皇甫嵩還要前往溫園開宴,作為三公級彆的車騎將軍,是要在溫園宴請百官表示感謝。
“臣有奏。”皇甫嵩走到中間,拱手拜道。
“講。”劉宏吐出一個字。
“回陛下的話,冀州今年遭遇兵災一年,田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臣請陛下降恩,免除冀州一州之地的田稅一年,讓百姓休養生息。”皇甫嵩沉聲說道。
雖然免除了田稅,但是百姓還是要交稅的,最直接的稅種就是人頭稅,年滿七歲就要交人頭稅,一直交到七十歲,如果能活到那時候的話。
而此時大漢的稅收製度已經嚴重變形,吏治敗壞,百姓一年要交十幾次稅,承受了極大的負擔。
百姓為什麼要交十幾次的稅?
因為豪強兼並土地、私藏人口導致朝庭稅收不夠,而那些官吏也不敢向豪強征稅,隻好加倍從百姓身上奪取,以完成朝庭給定的稅收任務。
百姓會不會不滿?
肯定啊!
百姓又不傻,朝庭這樣征稅他們絕對活不下去,他們心裡也會算賬,既然朝庭這裡沒活路,那爺就不乾了,爺直接賣田給豪強,自己再當他們的奴仆以躲避稅收。
百姓算了一筆經濟賬,發現給豪強當佃農要比當一個自耕農要交的錢少,落在他們手裡的錢就更多了,那他們自然就會選擇當一個佃農。
戶籍策上的百姓直接消失了,意味著朝廷的稅收找不到人交,為了完成一年的稅收任務,官吏自然會選擇增多稅收次數。
死循環!
“可。”劉宏沉默了好一會兒,直接同意了這個奏請。
皇甫嵩高聲大呼“陛下聖明。”
劉宏沒有說話,隻是不著邊際的掃視了一眼好大兒,而劉辯依舊靜靜的站在原地,沒有什麼表情波動。
皇甫嵩隨後再次進言,將平定冀州黃巾軍的功勞推給盧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