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輿論再度起了波瀾,朝臣顯貴都在看著太子府,看看太子還能整出什麼花活。
太子自中平二年三月初一被冊封以來,至中平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賈詡入太子府,太子的三個舉動都引起了朝臣議論司徒崔烈上奏棄地涼州,太子曰斬;名重天下的關東士子袁紹被評為美姿容;岌岌無名的涼州士子賈詡被太子以國士之禮迎入太子府。
三件事單獨拿出來看都沒什麼,但是三件事先後發生,而且環環相扣,內裡的關係也是千絲萬縷,加上涼州正在發生羌亂,朝臣開始猜測太子的心思。
賈詡也成為了洛陽頂流,所有人都想知道這個賈詡到底有什麼能力,居然能夠讓太子如此看重。
賈詡畢竟是涼州大族出生,他的信息也很快被扒拉出來,輕騎將軍賈龔之子、前漢大文豪賈誼後人,十六年前舉孝廉入京為郎官,隨後因病返鄉。
沒了!
這就沒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禮賢下士大家都歡迎,千金買馬骨的故事大家也都聽過,但是也不能像太子這樣胡來啊!
太子就算是要禮賢下士,也不能挑一個粗鄙的涼州人吧?
就因為他賈詡是賈誼後人,所以太子想著模仿一次太宗文皇帝?
胡鬨!
更胡鬨的行為很快驚掉了大家的下巴,賈詡進入太子府第二天被拜為太子舍人;四天後,太子再拜其為太子庶子;六天後賈詡再遷至太子中庶子。
太子舍人,秩二百石,無固定員額,負責侍從,如同朝廷裡的二署郎中,也就是太子的親信門客。
從白身到六百石,賈詡隻花了十一天。
作為對比,袁紹從被大將軍府辟召到秩二百石的大將軍府令史,再到秩六百石的侍禦史花了近一年時間。
五月二十日,太子上奏舉薦太子家令,言太子家令通曉經書、為人明德、處事公道。
太子家令,秩一千石,管理飲食倉穀,職似大司農、少府,太子三卿之一。下有太子倉令、太子食官令二人,秩六百石。
群臣震驚!
倒不是說因為太子家令而震驚,而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太子舉薦太子家令是假,太子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騰出太子家令這個位置。
騰出來位置之後呢?
“此事押後再議。”天子劉宏並沒有立即允許,而是暫時押了下來。
群臣內心稍微有點安心,太子胡鬨,但是陛下沒有跟著胡鬨。
太子就是再重視這個賈詡,也不能這麼提拔吧?不到一月時間,從一介白身到千石,這傳出去得造成多大的風波?
的確,賈詡沒有一步登天,晉升路徑也很清楚,二百石、四百石、六百石、千石,一步一個腳印,沒有跳過任何一個級彆。甚至還是舉孝廉出身,也不是什麼小年輕,今年已經三十九接近四十歲。
在座群臣哪一個不是一步步爬上來的?
但是就算家世再高,也得一步步熬,踏入千石至少也得十年,賈詡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是千石,還不是什麼閒散官職,太子三卿之一。
朝會結束,群臣滿懷心事的離開了,劉宏留下了劉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