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村的碼頭邊上就是黃老爺家的老宅,這可是風水寶地啊!
黃老爺的老祖就是從這裡走出去,在廣東做買賣起家,開創了道州首富的家業。
雖然黃老爺家發跡之後就舉家搬遷到鵝塘鎮上去了,但黃家村的老宅依舊修繕維護的極好,老宅外麵還修了黃家供奉有零陵黃老祖黃蓋牌位的黃家祠堂,還有一所黃氏家塾。
老宅、祠堂、家塾和碼頭之間,還有一大片開闊地。每月初一、十五,附近十幾個村的村民都會來這裡趕集。而平時這塊開闊地就是黃家村的黃姓人聚集的地方。
今天不是趕集的時候,但這裡也聚集了二百來號的黃家人,看著都沒什麼錢,穿著破舊的衣衫,一個個麵色枯黃,身材消瘦,男人們腦後都拖著又細又長的辮子——剪掉辮子也是“分田分地”的一個重要項目。
先剪辮子後分地,以後都是太平人!
在“慈眉善目的太平軍”好言規勸下,鵝塘鎮周圍的鄉村已經有一多半剪了辮子,分了土地,還分了浮財.每個村子裡麵都有一些心思活絡,又不願意受苦受窮一輩子的青壯年加入了太平軍或拜上帝會。
其中加入太平軍的,現在都在鵝塘鎮上訓練,很快就是天國棟梁了。
而入拜上帝會的,則成為了“候補講士”,要麼去鵝塘鎮參加培訓,要麼在本村深入推進“分田分地”——他們將會成為太平天國在基層的支柱。
不過黃家村這邊的封建勢力顯然有點頑固了.在幾個世字輩的黃家老人主持下,二百來號黃家男子就沒人剪辮子。
還真是又臭又硬,搞得帶著幾十個太平軍開進來的王琰都不知道該怎麼好了?
他總不能真的動用武力屠村吧?
都是鵝塘的老鄉而且王琰當初要飯的時候,也吃過黃老爺的粥!
所以,他也不願意黃家村扛到背後讓太平軍給屠了.這王琰想來想去,還是準備用分化瓦解的辦法,從黃家村裡麵幾個又窮又懶,乾不了農活,快要餓死的書呆子那裡找突破口。
這兩日,他天天都找幾個“世”字輩或“守”字輩的“脫底棺材”吃吃喝喝,還許了他們一些好處.現在就看他們敢不敢站出來揭露黃世傑的罪行了!
站在黃家老宅門外一張八仙桌上,看著底下一群實際上已經陷入赤貧,但還以為自己是中等人家的黃家人,王琰就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
聽見王琰大笑,底下的黃家人都是一愣,馬上就有人應聲道:“姓王的,你笑什麼?”
王琰瞄了那人一眼,那是個須發花白,滿臉皺紋,穿著件長衫的枯瘦老頭。
這人名叫黃世誠,是窮書生,考了一輩子秀才都沒中,窮得家徒四壁,有個兒子名叫黃守仁,也是個累試不中的學渣,都三十多了,都沒娶上媳婦。
黃世傑看他們父子可憐,讓他們在黃氏家塾裡麵當教書先生。
可現在黃世傑都跑路了,自然沒人給他倆發薪水了眼看著就要斷頓,卻還脫不下長衫,剪不掉辮子。
“老先生,您貴姓?”王琰眼珠子一瞪,就明知故問了。
“老夫免貴,姓黃!”黃老頭挺著骨瘦如柴的胸脯說。
“什麼?你姓黃?”王琰一臉鄙夷地說,“你是哪裡的黃?不會和黃世傑一樣,都是零陵黃吧?”
“你什麼意思?”黃老頭一瞪眼珠子,“老夫當然是零陵黃!我們黃家可是永州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