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通延伸道:“最近二十年的曆史,米國贏了老蘇,現在誰還記得,當時米國也是搖搖欲墜,情況很不好。”
“和老蘇的對抗,米國有很多狼狽的時刻,現在這部分曆史被修改了。”
“喬治凱南的長電報,是米國贏了之後,有了贏得結果,後來翻找過去的文件,吹起來了長電報。”
“實際上喬治凱南在53年就退出了外交領域,他的長電報在真實曆史上沒有什麼影響力。”
“但米國要為了自己的勝利,找背書,互相爭功勞。”
“事實上贏得很狼狽,甚至可以說沒贏,因為米國自己國力受損。”
“為了堅持下去,昂撒族群不得不和猶太媾和。”
“總之,這部分曆史被修改了,不是曆史,變成了一種演義。”
“這還是好的,像米國的開國曆史,變成了神話。”
沈三通講到關鍵:“我說中國的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因為我們承認事實,也就是‘小姑娘’,隻是在不同時期給她不同的裝扮。”
“但是她依然是‘小姑娘’,事實不會改變。”
“而其他國家的曆史,會根據需要修改事實,甚至憑空捏造。”
“‘小姑娘’能修改成老女人,改成少婦,有些甚至會轉變性彆。”
“還有從小姑娘變成了小貓小狗,變了物種。”
“或是變成了飛機、火車,從生命變成物質。”
沈三通說回《赤壁》:“我說的這些,一個是說明,我們做《赤壁》,有服務現在的需要。”
“另一個也是我要強調的《赤壁》主題,具體的電影基調。”
“我概括成一句話十二個字:實力強大,取得勝利,製定規則。”
“我要在《赤壁》中把這個基調體現出來,也是我認為大國國民應該有的心態。”
“大國沒有投降的資格!”
“彆說大國,任何有能力角逐天下的勢力,就沒有投降的資格!”
“遇到事不要想著回避,要興奮,要想著這是一個機會,通過鬥爭,獲取勝利,然後製定有利於自己規則的機會。”
“《赤壁》第一部聚焦在《赤壁》的戰鬥準備,聚焦在蜀漢,趙雲和諸葛亮身上。”
“在三方勢力中蜀漢最弱,但我要在蜀漢團隊中賦予這種精神,當你有能力角逐天下的時候,意願已經不重要。”
“我不要演義中的周瑜,我要實際曆史中的周瑜!”
“我要他聰明、大氣,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正因為他夠英雄,才能讓諸葛亮更加有高光。”
“諸葛亮不隻是看到赤壁之戰的結果,還要看到赤壁之後。”
“看到東吳會轉移曹操的注意力,給他們蜀漢團隊迎來發展的時間。”
“看到東吳因為勝利而部下驕橫,產生勝利的危機。”
“記住!實力強大,取得勝利,製定規則。是身為大國國民理所當然的思考路徑,也應該理所當然。”
“不隻是蜀漢,曹魏、東吳都要有,每個團隊為了天下竭儘所能的用出自己的所有力量。”
“隻是因為所處的位置和力量,以及團隊配置不同,才有不同的表現。”
“同時作為一部電影,要把這個觀念落在觀眾的心裡。”
“大國沒有投降的資格,當我們在朝鮮半島贏過之後,嘿嘿,不是我們放不下,而是米國放不下。”
沈三通說到這,咧嘴冷笑:“看看,在米國公眾層麵有相關的信息嗎,報紙、媒體、電影、電視劇全都沒有。”
“它們沒有放下慘敗,沒有忘記慘敗!”
“那我們自己就千萬不能忘記!”
“忘記了,被割了腦袋,然後人家就把曆史改了。”
“這就是《赤壁》的基調,如果再簡潔一點,就是三個字,戰鬥爽!”
“戰鬥爽!”
“戰鬥就是爽!”
“為了自己利益戰鬥就是爽,戰鬥本身就是爽!戰鬥不需要有意義,戰鬥本身就有意義。”
沈三通對初稿很不滿意,沒有他要的感覺。
組建編劇團隊時他已經考慮到了可能存在的問題,所以不找所謂大咖。
儘可能團隊年輕化。
但哪怕是80後,也有一些人無法接受他的曆史觀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