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劇情擺在那裡,很浮誇,兩部套拍,預告片剪的好,可預告片很多內容正片都沒有。
故事隻有人物性格邏輯,沒有情節邏輯,也遠沒拍出上海真正的味道。
“《宮》火了沒有?”沈三通反問。
大冪冪轉移話題:“你參加《小時代》首映禮,你影迷鬨翻了天。”
“什麼?”
見沈三通不知道,大冪冪說了下情況。
沈三通拿過大冪冪的手機,看了下,人都蒙了。
他沒說過打死《小時代》啊!
也沒說過不參加首映禮啊!
誰代表的他?
大冪冪疑惑:“你不上網的嗎?”
“我除了看看微博,沒時間看其他網站,我的微博和你看的不一樣。”沈三通也無奈。
互聯網業務弄走了一批人,但賬戶還是有標注,沈三通覺得其他互聯網大佬可能也有這樣的遭遇。
轉念一想,沈三通又很佩服自己。
多交點朋友,有利於突破信息繭房。
至於起來的節奏,沈三通不是很在意。
做事為先,一時情緒影響不了他什麼。
十部電影橫在影史之上,沈三通一手托舉聒噪輿論,依然鎮壓一世。
“彆壓我。”大冪冪使勁推。
這人還來勁了。
6月17日。
《小時代》全麵上映。
點映成績一千萬,炸翻業內!
口碑嚴重兩極分化,遭到了知名影評人和專欄作家以及編劇的痛批。
郭小四眼裡的青春是有錢的人才有青春!
劇情基本各種意淫和浮誇,人物沒有靈魂,不說人話,不乾人事。
全是些符號化的標簽與假想。
故事碎的要命,再用一些矯揉造作的獨白以畫外音串在一起。
當然,很多人吃這套,她們還會把那些台詞抄下來作為影評,寄托自己青春的哀傷。
還“什麼沒落的貴族,好可怕”的台詞。
聽說小時代有個長鏡頭很牛逼,我在想是怎樣一種牛逼呢?
是郭小四帶著頭套披著黑鬥篷,站在高塔上俯視著自己的城市——上海嗎?
鏡頭從左移向右,映襯著小四的臉龐,片名出現:TinyBoyRises(長高)
你們不要黑郭導好麼?
人家這部電影完美地詮釋了“場景的華麗堆砌”、“沒主線即主線”、“如何塑造空洞的人物靈魂”、“論特寫鏡頭如何濫用”等詞句。
郭導的良苦用心豈是你們這群低級影迷能理解的,哼,哼.
《小時代》原著係列百萬銷量,郭靜明的粉絲群體規模很龐大。
粉絲大戰批評者,掀起網絡罵戰。
一時之間,熱度全部都在了《小時代》身上。
暗中觀察一切的史密斯專員傻眼。
沈三通身上節奏被吸走了,趕快讓人炮製擋槍論。
沈三通是用《小時代》給自己擋槍的!
彆管有沒有邏輯,情緒起來就行!
可惜,這些人根本不知道《小時代》的強大。
首日五千萬!
《小時代》製片成本一千萬,首日收回了成本。
驚爆了整個行業,更有大量傳統電影人當場精神崩潰。
震驚電影界!
一個暢銷書作家跨界做導演,一個當紅大陸小花做女主角,一部充滿拜金的空洞作品,就能力壓無數資深名導+巨星大咖的大製作
讓無數傳統電影人為之“三觀震碎”!
這不是結束!
《小時代》首周票房兩億五千萬!
把同期的《建黨偉業》這部明星陣容強大的主旋律打蒙了。
最慘的是棒子導演的時尚愛情喜劇《男得有愛》,直接被《小時代》碾死。
不隻如此,三通娛樂的發行能力能覆蓋東南亞大部分國家。
《小時代》海外意外爆火!
票房比不上國內,但是影響力很大。
華麗的場景,浮誇的炫富,這也是另一種普世。
沒有任何理解困難,也沒有傳統的中國元素,就是炫!
沈三通接到東南亞票房統計,嚇了一跳。
又在情理之中,因為《宮鎖心玉》這部劇在海外也熱火,大冪冪在東南亞很火。
後世國內不看的偶像劇,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反而大受歡迎。
公允的說,哪怕前世,郭靜明也請不了那麼多水軍,這一世三通娛樂也請不來。
實在是郭靜明很懂年輕人喜歡什麼。
不得不說,炫富也是對於美好生活的想象之一。
如今的電影界,販賣私貨的,教育人的,惡搞的多的是,郭靜明這種“簡單”的反而很少。
三通娛樂算是親自開啟了大陸粉絲電影時代。
爭議也很大。
強大的票房,海外的熱映,吸引了路人群體。
然後口碑跟不上這種期待。
也遭到了來自於傳統電影界的抵製,猛批電影炫富,會帶壞青少年三觀。
不過隨著票房成功,這些統統變成了雜音。
收獲最多的自然是主創。
三通娛樂作為出品方賺的盆滿缽滿。
在《加勒比海盜4》和《功夫熊貓2》強勢登場,大力壓迫電影市場的6月,誰也沒想到是《小時代》比《建黨偉業》更猛,扛起了旗。
再次證明了三通娛樂的強大,沈三通眼光的犀利。
徹底點燃了電影市場。
天雷腦殘劇《宮鎖心玉》,讓大冪冪瞬間成為了當時最紅的年輕女星,吸引了大量中小學粉絲。
然後一部名為《小時代》的浮誇片,就靠著導演的書迷和大冪冪的名氣,引得萬千粉絲狂刷票房。
這部投資隻有一千萬來萬的電影,首周獲得了二十多倍的票房收益。
都罵是爛片,一無是處,反而證明了這個模式的強大。
跨界暢銷書作家+龐大粉絲群體的大熱明星,這個模式風險可控的多。
無數人眼中,電影市場變成了“人傻錢多速來”的寶地。
光鮮王長田心中大為振奮,他找的路沒錯!
很多演員,甚至是主持人、相聲演員、作家、網絡紅人們,正式進入很多影視公司選項中。
這些人將紛紛搖身一變,成了製片人、導演,蜂擁而入電影圈。
甚至連那些大導名導,影帝巨星老戲骨,也會爭先恐後加入到搶錢大潮。
而作為主創代表,導演的郭靜明和抗票房的大冪冪,直接在電影圈炙手可熱,成為無數投資商追捧的寵兒。
《小時代》熱映期間,大冪冪在搜索排行榜上穩居第一。
6月20日。
《小時代》上映一周便舉辦慶功宴。
沈三通很清楚這種粉絲電影,首周、次周兩周會占據八九成票房。
該刺激就刺激,不能等。
沈三通舉杯祝賀:“恭喜”
閒聊了幾句,郭靜明很興奮,忽然問了一個問題:“韓憨接下來也會拍戲嗎?”
“基本可以肯定,畢竟他情況和你最像。”
沈三通有句話沒說,他逼格還比你高了不少。
郭靜明電影大賣都不開心了:“他就追著我模仿,我辦雜誌,他也辦雜誌,現在我拍戲了,他也要拍戲。”
沈三通想了想,還真是。
可是好像沒誰覺得韓憨是模仿者?
大冪冪依然有些暈乎乎的:“這部戲,竟然這麼賣座?”
人都傻了。
她竟然成了兩億多票房電影的女主,還是抗票房的那個?
這可是電影!
對於大冪冪這樣在圈子裡混了很長時間的演員,對電影是有濾鏡的。
當年她的同門師姐周訊,就是榮鑫達電影資源不行,跳去了華夷。
沈三通記得前世《小時代》應該是大冪冪電影少有代表作。
《小時代》之外,其他拿得出手的電影主演作品很少。
票房數據大多靠蹭,多是配角和鑲邊女主,配音也算上。
然後就是大冪冪身為“天選打工人”,演的多,讓她把票房堆上去了。
她屬於上限不定,但是有人氣一直很旺,能保住下限。
少有的能扛票房的女明星。
後世跨年,大冪冪輕鬆上熱搜。
不過營銷少女感,也是讓人頗為無語。
慶功宴主場交給了《小時代》劇組,沈三通抽空發了個微博。
他經過大冪冪提醒,才知道圍繞著他有過一次輿論風暴。
等他回頭整理,隨著《小時代》大賣,風暴被隨意碾壓而過,沒掀起波瀾。
不過因為調子起的高,《小時代》成功的意義被淡化了。
沈三通覺得還是有必要回應一下。
不用偶遇記者,逐步邁入自媒體時代,直接上。
“回應最近的爭議。《小時代》是三通娛樂主控的電影之一,我們培養國產導演計劃的一環,如今看來很成功。”
下麵有人評論提到價值導向不對。
沈三通回應:“猛批看這部電影的青少年就有點過了,誰都有年輕的時候。很多人看著瓊瑤劇長大,不也是心智正常嗎?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
“如今是11年,90後最大的21歲,電影觀影群體裡的九零後也多了起來,文化始終是流行的,屬於年輕人的。”
“老一代有革命劇,中青年有瓊瑤劇,現在年輕人有自己的文化產品,年輕人沒那麼脆弱。”
也有人留言說《小時代》不是電影。
沈三通也做了回應:“我認為小時代是電影,放眼國產片還是很優秀的電影,因為導演知道自己的電影受眾,也會為自己電影受眾服務。”
“同時,這也是一部合格的電影,一部作者電影。他充滿了導演自己的認知,並且大體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比很多作者電影來說,至少能理解,也有美麗圖畫。”
有網友指出電影所宣揚浮誇、奢靡、空洞、無物的價值觀,有百害而無一利,整天無病呻吟、拜金裝B,玷汙了電影藝術。
沈三通沒有回避:“我之所以認為這是作者電影,因為導演有自己的表達。”
“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上海在我眼中,有30%是十裡洋場,也就是《小時代》電影裡的風氣。”
“有30%是工業,工業占上海經濟比重在三成往上。我們汽車的發展離不開當年一些領導的付出,同時還有很多院所。”
“30%是全國人的,另外有一成,發揮著定海神針的力量,是黨的領導。”
“在我眼中,上海有七成不是十裡洋場,但也有三成是。”
“《小時代》不全麵,但是它側寫了那三成,所以我認為原著算是文學作品,電影也是合格的電影。”
沈三通最後提了一個問題:“我一年兩部戲,今年公司還出了點問題,發展方向需要調整,我幾乎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
“培養出了大量導演,但是依然不夠,三國時期電影成熟,需要人來做,續集也需要人,大量的工作需要人。”
“電影圈各種神仙都有,有要教育觀眾審美的,有要教育觀眾三觀的,有要教育觀眾藝術品味的,甚至還有很多自成體係,形成內循環的電影。”
“自己拿官方補貼拍電影,上映票房慘淡,但座談會開的歡,得大獎,賺獎金,然後再有一批學生研究,一條龍服務,根本就不需要觀眾。”
“文學何嘗不是如此,《小時代》第一部講的是,林蕭、南湘、顧裡、唐宛如四位主角在大學期間的生活和友情故事,第二部是以經濟飛速發展的上海為背景,繼續描繪四位主角在職場和生活中的挑戰與成長。”
“我想問一下,我們那些大作家們,有多少人是在寫鄉土,寫停止不動的黃土地,寫扒灰、寫踹寡婦門、寫雞j。”
“他們去看一看我們日新月異的工業發展了嗎,聽到轟鳴的工廠了嗎,哪怕是十裡洋場,他們可曾描寫?”
“就算是農村,也和過去不一樣了!多少農村修了路,辦了工業!”
“農村有了新麵貌,城鎮化率快要過半了啊!但是我們的文學呢?”
“我覺得更值得反思的,我們的電影,我們的文學哪裡去了,刻畫時代的文藝作品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