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和單安仁趕到鋼鐵廠沒多久,高169厘米、重量達到33公斤的全身板甲,就被公輸器親自送了過來。
“由於盔甲的重量被均勻地分散到全身,因此穿戴者仍能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可以跳躍、奔跑和自由移動。
另外這套鎧甲是鉸接式的,從頸部到腳趾,完全覆蓋使用者的全身。”
本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原則,朱棡作為體驗者率先使用了,大明的第一套全身板甲。
雖然大明還不存在後來的人體工程學,但經過公輸器指導的工匠,已經在盔甲的製作上成熟運用起相關理念。
尤其是關節部分的處理,在這方麵體現得尤其明顯。
朱棡在穿上板甲之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行動受限,幾乎可以做出全部的戰術動作。
“像這樣的全身板甲,你們多長時間可以製作一套?”
公輸器撓了撓頭,“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26人的製甲工廠,5個月內能加工出接近1600套鎧甲。”
剛剛從板甲裡麵脫離出來的朱棡,皺著眉頭說道:“三個製甲工廠加起來,每年的產能隻有11500多套。
這和孤王預期的目標,相差實在是太遠了。”
公輸器一臉無奈的解釋道:“要打出一整塊結實的鐵片挺累人的,依靠鐵匠掄大錘,敲打紅色的鐵胚。
幾個人敲打半天,依然無法做到將鐵胚敲均勻。
再加上防護四肢的全身甲,需要保證關節靈活,這得有更出色的手工活才行。”
即將進入耄耋之年的單安仁,早就打算申請將公輸器調到工部任職。
如今眼看著對方的工作成績,無法讓晉王殿下滿意。
他連忙開口說道:“由於采取了‘邊建設邊生產’的方式,無論鐵廠還是製甲工廠,如今都處於半開工狀態。
老臣認為既然殿下已經成立了神機營,陛下也有意在此基礎上擴建神樞營。
那麼就是說武器的革新已經勢不可擋,這必然會帶來防禦裝備的革新。
傳統的鎧甲無疑會成為槍炮的活靶子,相比之下前朝流傳的布麵甲經過改良之後,恰恰能夠形成我大明鎧甲的主要樣式。”
朱棡這時才想起,明朝甲胄吸收了唐宋漢甲的精致,和元朝甲胄的簡約。
無論從實用性還是藝術性,大明甲胄都可以稱之為古代製甲工藝的最高峰。
預感到單安仁接下來要說什麼的朱棡,嘴角處流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雙眸中更是帶著令人難以直視的睥睨。
“孤王倒是很想聽聽,你打算如何改良?”
朱棡目光炯炯地盯著單安仁,嘴角掛著一絲微笑。
他心裡非常清楚,眼前這位朝廷重臣可不是個等閒之輩。
若沒有幾分本事,又豈能承擔起製甲這樣重要的責任呢?
單安仁深吸一口氣,挺起胸膛,信心滿滿地回答道:“回殿下,老臣以為可以在關鍵部位,如胸甲、頭盔等處。
采用更加堅固的材料,以增強防護力。
與此同時減輕甲胄整體重量,讓士兵們在戰鬥時能夠更加靈活地移動,從而提高戰鬥力。”
朱棡聽後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深知戰爭形勢變幻莫測,唯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在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單安仁見朱棡點頭認可,心中更是充滿了信心和動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