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元中興的不徹底,但對比前麵幾任皇帝的表現,還是值得稱讚的。
略微差點兒意思,可新君如果有意推動,百官們估摸著也就認了。
很明顯,姬昭順不樂意這麼乾。
兄長是中興之主,他自己未來怎麼辦。
總不能一位中興之主後麵,再跟著接上一位。
進入王朝中後期,最高的曆史評價,就是中興之主。
在姬昭順看來,自家兄長用肅宗最為貼切,想要中興大虞卻沒有成功。
自己接棒中興大業,妥妥的曆史美談。
尷尬的是群臣沒一個領會他的意思,或者說故意不買賬。
哪怕文官給出的廟號,那也是有功有過,總體上還是功大於過。
擺明就是在說,皇帝能夠做到這份兒上,大家就滿意了,不敢奢望更多。
“陛下,既然拿不定主意,那就乾脆選最好的。
剩下的交給百官們討論,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大家也挑不出來毛病。”
蘇浩宇順勢提議說道。
給出靠譜選擇是為難他,可和稀泥他是專業的。
不選對的,隻選好的,那是兄弟親深。
兄友弟恭,符合時代主流,肯定不會出錯。
……
南京城。
收到皇帝駕崩的消息,李牧整個人都呆住了。
天元帝死的明顯不是時候,遼東大戰正處於關鍵時刻。
這種時候死了皇帝,對前線士氣將是一個重大打擊。
最糟糕的是人心!
大家的關注點都到了皇權更替上,遼東戰事一下子降低到了次要地位。
在這個人治的時代,關注度就意味著資源投入。
前麵皇帝和朝中大臣都盯著前線,負責後勤的官員乾活都要賣力些,哪怕是漂沒也會少很多。
一旦上麵的視線轉移,那就彆奢望下麵的人賣力了。
在這種新舊交替的時候,大家首先要想到的是仕途,其次是自己的“錢途”。
前線的戰事緊張,關後方的文官什麼事。
“夫君,該用膳了。
甭管發生了什麼,身體總是要保重的。”
景雅晴開口勸說道。
從收到來自京中的書信開始,李牧已經呆坐了一個時辰。
“嗯!
吩咐下去,準備喪服。
從即日起,府中停止一切宴請活動。”
正常的皇位更替,朝廷會第一時間對外發喪。
官方文書頂多晚上一兩天,提前做好準備肯定沒錯。
萬一消息傳來時,正在大宴賓客,那就是政治事故。
說話間,李牧將書信遞給了妻子。
“陛下駕崩,福王繼位,冊封了八位顧命大臣……”
勳貴子女政治敏感度,不會低到哪裡去。
一瞬間,景雅晴就意識到不對勁。
八位顧命大臣自家出了倆,怎麼看自家都是這次政治洗牌中的大贏家。
何況,自家夫君和新君有舊,逢年過節還有禮物來往。
可李牧的表現,完全沒有一絲勝利者的喜悅。
“夫君,這背後可有問題?”
景雅晴謹慎的詢問道。
“沒有!
我隻是擔心前線戰事。
發生了這種變故,朝中要亂上一陣子,很有可能影響到前線。”
李牧當即搖了搖頭。
真相是沒法說的。
在外界眼中,福王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僅憑之前的接觸,就懷疑人家做不好皇帝,那也太過扯淡。
……
江南書院。
“恩師,我們的機會來了!”
看到自家學生激動的表現,尹智銘臉色一變,沒好氣的訓斥道。
“鐘陽,說過你多少次了。
遇事要穩重!
就算是……”
話還沒說完,尹智銘就被公文上的內容驚呆了。
天元帝駕崩,福王繼位。
苦苦等待的朝堂大變局,終於還是來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繼位肯定要提拔新人。
作為皇帝的老師,他重返朝堂,隻是時間問題。
唯一令他頭疼的是,天元帝臨死前任命了八位顧命大臣。
有這些絆腳石在,就算是重返朝堂,上麵也沒他的位置。
好在新君的年紀已經不小了,這些顧命大臣,也不能長期把持大權。
大不了熬上一兩年,等到皇帝親政後,再出來奪權。
“快派人,邀請左先生過府一敘!”
尹智銘神色激動的說道。
這等大事,不是他一個人能夠完成的。
離開朝堂這麼些年,曾經那些門生故吏,還有多少人買賬,完全是一個未知數。
在這種時候,他必須拉上盟友左鴻江,一起謀劃。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