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蠆珠投入季明手內,珠上是一種溫暖柔軟的觸感,並不硬實,好像軟殼卵似的,同其晶瑩剔透的玉石質地很不相稱。
心念一動,「濕卵胎化之眼」飛入掌中,一手神蠆珠,一手寶眼,季明感覺自己已經握住了未來的脈搏,這一種感覺實在過於美妙了。
“該煉第二元神了。”
季明沒有時間浪費,開始下一步動作。
在正道旁門,亦或者是外道佛門之中,修煉第二元神的秘典往往與兩道的核心傳承密切相關。
這些秘典或藏於上古洞府,或為旁門秘傳,有些甚至存放在天上寶庫裡,其修煉法門充滿禁忌與玄機,季明身為道將,資源得天獨厚,早早有托興化真人在上府中抄錄了些第二元神煉法的副籍。
要說山上最好的,那自然是《微妙大真經》中第三章的「分光神化之術」,此等秘典為上蒼長女玄妙神姆所創,非.天仙不得修行,門檻可謂極高。
此等的仙經,能有聽聞已是機緣,要想窺之,起碼得是三峰一府中的執牛耳者。
當然,還有門檻低的,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那得數旁門左道的法門。
在北方二州中有一旁門大教,名曰「師門」,此教中有一《金陰魔景奇書》,上麵有通過煉製一種屍道奇丹,能使自己斬裂出第二元神且不死的奇法。
季明有幸看過門中收錄的殘篇,隻是看了一點就放棄了,隱患多,傷害大,即便聽說門中某位祖師曾經補善此法,亦無心再看下去了。
他的重心在另一本《三三盤王經》,此經乃盤岵大山所供奉的那位盤仙所創,伏背公煉成第二元神也是從此經中學成。
起初季明還對山中有此經全本感到驚奇,但是後來一想,盤岵大山都被滲透為篩子,就連那根本法·成盤羽化經都已經到手,有此經似乎也不意外。
按照此經所寫,要煉第二元神,須先借任意一類五仙(五毒)蟲種所修的內丹,煉成一枚古老的「盤王元胎」,而後再用蠻法將自己的魂魄封入元胎內,使元胎性靈受染於魂魄。
當元胎孕成,魂魄同元胎之神便好似一卵同胞,難分彼此。
如此元胎之神,那便自然而然的成了這第二元神,在盤岵大山之中,此等的元神被喚作盤王元神。
根據三三盤王經所言,盤王元神若是煉成,一出世便是毒中真靈,其根底不弱於龍鳳,可操縱天下萬蟲,無毒不禦,同時也無毒可傷。
很顯然,伏背公在煉第二元神的過程中,並沒有煉成那所謂的盤王元胎,而是選擇了一種相對簡單的法子,將神蠆珠煉成靈蠍元胎,從而煉成了這第二元神。
季明沒有那麼大的野心,謀取一個神蠆珠已經讓他夠嗆,再用神蠆珠煉成盤王元胎,那不知等到猴年馬月。
季明握著神蠆珠的手掌微微一緊,他現在明白神蠆珠的觸感為何如此柔軟、溫潤,原來是伏背公的第二元神被斬之後,神蠆珠退回煉成元胎的狀態。
如此也好,省的季明費心,也省下他一大筆煉成元胎的材料。
在一堆材料中,季明取出其中的三袋皮囊,這裡麵的一袋是嶺中百獸精血,一袋是百蟲毒血,還有一袋是百蠻精血,當袋口齊齊敞開,腥氣衝鼻。
忍住不適,季明張口施展金惡袋之術,將三袋精血吞入口中,順下胃囊,受靈火的反複熬煮,期間他又吞下一些靈藥,金石礦料等等。
最終,煮成一團濃厚的,泛有五彩的血漿後,這才吐了出來。
接下來季明取出一根骨刺,這骨刺不是修士法器,而是黎明嶺蠻寨中的巫祭用物,同蠻法息息相關,若是放在蠻法體係中,也算得上法器。
他深吸一口氣,做好準備,因經上有言,此蠻法之痛苦,不亞於折骨抽筋,膽中滾石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