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玄壇真人的手劄中,季明所感受到的,那阻擋在法術絕頂境界之上的“高牆”,其實就是來自於肉身中,自己所煉成道臟上的限製。
像玄壇真人所練的「羅天星宿散手」,早在七十多年前就已經到了進無可進的絕頂之境,而針對這一堵牆,玄壇真人虛耗無數時光後,總結兩條破解之法。
第一種法子—再煉道臟。
一般的煉法密功與神通潛質的密功,這二者除了密功本身立意、玄妙上的差彆外,最主要就是道臟上的差異。
季明的控鶴功就是以一頭靈鶴為引子,煉就一副道臟·雲手肺。
而海市大法則是以一頭蜃龍為引子,煉就一顆道臟·幻海浮沉心,這一個道臟更是能夠牽扯到了蜃祖靈寶「三十六氣寶蜃樓」。
按照玄壇真人的說法,要在法術的基礎上晉升成神通之術,第一要務就是再造道臟,提升潛能,否則原本道臟不可能撐起一個神通之術的底子。
這第一個‘再煉’的法子,就是法術在練至絕頂後,根據法術未來將成神通的性質,或者說是五行陰陽變化,再降服一頭妖魔煉入其中。
以季明自己的理解,這再煉入道臟,以提升道臟潛能的妖魔,它絕不會比第一次來得差,但也不會似練成神通密功道臟的那般鳳毛麟角。
若拿一氣大擒拿手舉例,再煉道臟的話,那得首選駕馭罡風的大鵬之血裔。先不論這等妖魔血裔身上的因果,找不找得到還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法子,那就是設法使道臟自成造化,無須向外求索。
季明看重的就是這第二個法子,在熟讀手劄之後,季明記錄下許多想法,同手劄中玄壇真人的思路結合。
這種種思路都在重複著誕生、推演、否定的過程,偶爾幾個在推演後,有四五成把握的,卻是在實際的嘗試中,無一不是以失敗而告終。
後來,季明專注篩選玄壇真人手劄中的思路。
在其中,有提及一個關於結合吐納法的思路,季明認為此法同自己的道臟·雲手肺頗為契合。
細細的推演之下,此法若是在雷文山澤中嘗試,竟還有地利上的優勢,而最後結果有高達七成的把握。
季明沒有繼續深思推演下去,而是開始在身上嘗試起來,他覺得這或許就是他道臟的‘自成造化之道’。
深山不知時,修行不記年。
在雷文山澤,在古拙破敗的仙殿裡,季明的出現隻如微小塵埃落在這裡,毫不起眼,可是隱約又帶來了一些東西,引來一些窺探的不明之物。
那“火棗交梨”便是不明之物的試探,而在那之後,不明之物仿佛從未出現,像是季明的幻覺一樣。
很快,季明將此事拋之腦後,因為他已經進入煉法修行的狀態中,沉浸在每日的收獲裡,咀嚼消化著這些收獲,急不可耐的將收獲化為資糧。
漸漸的,殿宇之中好似有兩口風穴在裡麵。
其中一口在吹氣,一口在吸氣,二者交替進行,自有一番規律。
再仔細的聽,又好像是妖魔那強勁的呼吸之聲,低沉、渾厚,彰顯出如龍似虎的生命力。
原野很靜,山澤也很靜,隻有碧波在岸邊湧動衝刷的嘩啦聲,夾雜著永無休止的感覺,這種寂靜更襯出呼吸之重,好像整片山澤都在聆聽它。
此呼吸自是來自於季明,他正在做道門中的基本功課——吐納。
而同一般道門吐納不同的是…季明在將「一氣大擒拿手」所煉道臟·雲手肺融入到了吐納裡。
將吐納同道臟深度相合,創出一門使道臟自成造化的功法,這是玄壇的思路,季明的奇想,亦是他的一種期望,一氣大擒拿手晉升【神通】的期望。
在這深層的吐納之中,一呼一吸都需半刻時,綿長至極,且呼吸所攪動的氣流,使殿內狂風大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