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哈?“
碑上響起的咒音讓季明一愣,稍後品過味來,這應是身、口、聞三密中的口密,也就是「陀羅尼心咒」,又稱根本真言。
“嗡,貝夏哇那也,梭哈!“
季明輕聲誦念下去,一遍又一遍,品悟其中佛法。
陀羅尼神咒他不是沒有接觸過,像是焦麵鬼王的陀羅尼—“嗡,赫鬆,咧德類,阿滴吧德類,憾!”,他就曾經嘗試過口誦修持此咒。
不過當年魂遊「屍陀林之壇」時,他在東北狂笑林的神樹之下,被鬼王座下的一位真空母拒於佛法之外,此後便放棄了鬼王的陀羅尼心咒。
單是得到陀羅尼心咒,不過隻是淺緣而已。
而得到身密之中的坐法、手印,乃至儀軌之法,還有聞密之中的本尊觀想,如此才真正算得了佛法因緣。
尤其是聞密中的本尊觀想,隻有獲得了本尊觀想,哪怕隻是本尊觀想的一小部分,那都算得上是因緣深厚了。
佛法是一門係統的,龐雜的,真正有彆於道門的修行,其中首要的門檻—因緣,季明心中著實沒有多少底氣,隻得在此專心誦念,誠心的禮拜,祈求這方佛碑繼續賜法。
念得口乾舌燥,這耳邊除了回響的陀羅尼心咒,並無其它的異象。
季明舒緩自己心神,止住急躁之念,斬卻自己對於佛法的執著,擺動十數對纖細蟲爪,直往前方爬空騰雲而去,攀上了那高大的佛碑。
“破佛而得佛。”
季明心中明悟,既然緣不自來,他即向緣去。
隨即喉內醞釀一口雲霧,對著碑上斑駁符圖猛噴一口,持續不停,霎時霜冰凝結。
口內雲霧如柱,狠狠的衝擊在佛碑之上,如鯨孔噴汽似的,季明伸動龍頸,噴吐霜氣猶覺力小,一對對蟲爪扣在碑上,龍首往前一頂,口中霜氣衝擊更急。
“不行,力度不夠!”
季明暗道一聲,將頷下古貝一摘,拋於身上,貝口一開,神蠆珠內紫意流轉,染上龍軀,大幅的加持於他,他這口內霜氣都帶上幽幽紫芒,威力增幅數倍。
“嗡”的一聲低鳴,佛碑上有力道反衝,季明整個被震倒在地,身子砸碎數個妖魔屍身,爆出一地的齏粉。
他正強行鎮定,就見爆開的齏粉屍塊之中,隱有一道白光,一銀寶光,自左右飛衝而來,季明將身一盤,正要抵禦之時忽有所感,於是欣然接受。
二光入懷,隻見白光之中伏臥一獅,銀光中蜷縮一鼠。
“這”
沒等季明反應過來,二光已入靈台,更是從靈台躍到了神蠆珠內,懸於第二元神之外。
“這是聞密。”
季明心中有感,暗道一聲。
他連忙誦念陀羅尼心咒,神蠆珠內的第二元神一抖,元神之力洞察這兩團靈光,漸漸的從中獲悉了許多佛法修持之秘。
口密即為陀羅尼,或者真言,而聞密即是心作觀想。
其中之關鍵,就在於觀想出某一尊佛陀、菩薩、尊者等等,作為自己佛法上的本尊,而這深厚的因緣就是自己從本尊那裡獲得的特征,如本尊的愛騎、持有法物,還有本尊法身上的諸如三首、六臂、三目等等特征。
季明這裡就獲得了兩個因緣,也是本尊的兩個特征,一是座下碧鬃白獅,二是伴身的珍寶銀鼠。
這兩個因緣需要化入現實之中,才能從本尊那裡獲得更多的特征,一步步的完善心中觀想的本尊,當觀想完成之後,本尊便會賜下更深奧的佛法。
季明細細體悟一獅一鼠之中的妙法,口中陀羅尼心咒誦得愈發洪亮,心神被拉到一處元神內景。
這內景非季明自己所化就而成,乃是本尊觀想之形入駐到季明元神內,結合了季明的元神之力從而生出的一處內景。
“嘀嗒!”
“嘀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