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有部分書友對共濟會有不同的看法,小作者統一做個解釋。
首先,共濟會是真實存在的,不是杜撰。
我手裡就有這樣一本書,英國作家約翰迪基著,它翻譯成中文出版,我的主要考據就是來自這本書,並非地攤文學。
此外,隻要在網購平台上輸入“共濟會”,就會找到許多有關共濟會的實體書,這些都可以證明它的存在。
當然,這聽起來似乎有些玄,聽起來很像傳說,因此許多人想當然的選擇不信。
然而,許多事實就是這麼玄,比如在此之前有敢相信愛潑斯坦事件嗎?
我認為“不敢相信”歸根結底,是有些事實正在扒開西方為自己羅織的美麗外衣,看到了其中的醜惡的本質,兩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讓人無法相信。
但如果仔細思考並結合現實,會發現許多事在我們生活中正在發生,隻是我們在美麗的謊言中太久了,不敢將它們結合起來想當然的以為那是“陰謀論”。
比如,為什麼擁有14億人口的華夏幾乎看不到流浪漢?
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嗎?
如果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為什麼美國的生活水平比我們高得多,卻有那麼多流浪漢?
小作者認為這要歸功於土地公有製。
在華夏,窮人的底線是到鄉下種田。
鄉下大片的田地荒著無人耕種,小作者老家三畝良田的使用權隻賣了300人民幣。
為什麼這麼便宜?
因為土地公有不能買賣,老百姓人人有田,想種地隨便找塊荒地整平了種植,不會有人管你也不會有人來收稅。
人人有田就意味著市場上對土地的需求不大,因為供大於求,有大片耕地等著人去耕種。
如果有什麼人在城裡賺不到錢生活不下去了,最壞的選擇的就是回鄉下。
然後花三五百塊錢買一塊地,再租套房子,一千元一年。
你沒聽錯,小作者老家是山溝溝裡伐木單位的套房,兩室一廳一廚一衛,五樓。
小作者進城時把房子賣了,隻值2萬,出租一年隻能租1000。
種子便宜到令人發指,國家還會給農民發補貼。
所以,有手有腳就餓不死。怎麼也不至於成為流浪漢饑寒交迫平均壽命隻有50歲。
在土地私有製的國家,有這樣的下限嗎?
首先土地是稀缺物資,因為他們允許私有允許買賣,大魚吞小魚時間一長,這些耕地必然會集中到有錢人手裡最終被壟斷。
一旦壟斷價格就會直線上升,有錢人甚至不屑賺這點小錢。
於是你無法買到耕地,更不可能用幾百人民幣的價格買到幾畝良田。
然後,接雨水要收稅,灌溉用水要錢,種子價格昂貴,甚至如果耕種後從作物中獲得種子重複耕種還會被罰款。(以上是小紅薯對帳時美國網友說的,網上還能查到)
在這情況下,就算有手有腳,想要種田養活自己卻成了奢望。
最終隻能被社會淘汰成為流浪漢流離失所。
資本家的製度是不希望百姓成為農民的,從圈地運動開始,他們就是從農民手中把他們的土地奪走,隻有這樣工廠才會有工人才會有廉價的勞動力。
所以,他們會設置層層障礙阻止工人拿回土地成為農民,哪怕他們隻是因為找不到工作希望能養活自己。
這個世界沒那麼醜惡嗎?
這是陰謀論嗎?
有錢的資本家是少數,他們從利益出發很容易聯合在一起,他們會從戰略上布局,製定一套嚴密的規則將公民玩弄於股掌之間,從而保證他們永遠處於富人的地位,世世代代,哪怕什麼也不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