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過後又慈愛道:“越王和趙側妃相敬愛重,宮裡都傳遍了,真是皇室的一段佳話。”
淑妃聽了這話朝皇後投去憎惡一瞥,皇後的話分明是在諷刺她:越王寧可守著個醜八怪也不理會她的侄女。
自太子康複後皇後又拽了起來,逮著機會就暗諷幾句,那耀武揚威的得意模樣讓淑妃恨不得撲上去撕了女人臉。
謝過皇後,越王和令頤坐下身,景隆帝看著兒子,眼神淡漠又夾雜著神傷。
在他心裡,已經認定了暗殺太子一事就是越王所為。
說到越王這個兒子,他的才華和魄力景隆帝是欣賞的,也知道他有做一國之主的能力,可想到他對手足下手,景隆帝難免不快。
可又有什麼資格指責?自己何嘗不是個逼宮奪位,不敬不孝的逆子,又有什麼資格去教說兒子,再多說一句,兒子這點興許還是繼承了他。
對於越王,景隆帝有喜歡也有不滿,可那不滿又無法言說。
不疏不近就是他的態度,也算全了父子最後一點體麵。
宴會散去後宗室們陸續出宮,眾嬪妃則陪著皇後在禦花園繼續暢聊。
待到時間漸晚,嬪妃們也相繼告退,皇後卻唯獨留下了德妃。
“說起來太子年齡也不小了,原本早該成家,前些年因為病重耽擱,如今身體康健又回歸朝廷,是該考慮終身大事了。”
皇後這話也說到了德妃心裡,兒子現在一切穩妥,接下來是該考慮娶妻了,“娘娘說的正是,話說越王都娶了妻,即將有子,恒兒作為兄長是該早些成家。”
皇後聽了高興,也不藏著掖著,“妹妹彆見怪,咱們姐妹多年,我就有什麼說什麼了。”
“妹妹也知道的,我母族有一侄女兒喚作魏鸞,十七年華,品貌出眾,不是我誇自家孩子,當真是能與太子匹配。”
皇後說著親密地拉過德妃手,“從王府到後宮,你我姐妹也算相知相交,我是誠心與妹妹結親,不知妹妹對這樁婚事意下如何?”
德妃是個守規矩的,從來敬重嫡妻,也不與任何嬪妃拈酸吃醋,是嬪妃中少有的安分者,故此皇後與之多年來未曾起過仇怨。
皇後一開口德妃便知道她想說什麼,不過正如對方所說,她們同伺候景隆帝這些年,皇後從未虧待過自己,二人確實算得上相處和睦。
皇後母族勢力強大,其兄長魏大將軍是輔佐景隆帝登基的肱股之臣,手握兵權,能征善戰,是楚**功最顯著之人,在朝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權臣。
這幾年家中子侄也頗有出息,不少年紀輕輕都有了官職在身,十分受朝廷重用。
淩恒在民間時遇刺,德妃無比認定這件事是越王做的,雖眼下越王受到了天子冷落,可就憑皇帝沒有追查那些刺客下落,這擺明是放了越王一馬。
可見皇帝對越王還是心存憐惜。
如此看來,保不齊哪日越王又東山再起,絕對是一大威脅,總之兒子一日不登上皇位德妃一日心不安。
若能與皇後結親,得到這門姻親的助力,兒子便可如虎添翼。
皇後和德妃聊得熱絡,晚間還特意邀德妃到坤寧宮用膳。
//
越王回到王府,沒一會兒就見南風急匆匆趕來。
聽了回稟越王麵露驚異,劍眉緊擰成結,“消息屬實?”
南風心有不忍,輕聲道:“是,屬下已再三確認,趙側妃的雙親確實已經過世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