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光輝信徒的到來,並沒有對諾亞以及其下轄統治的領地,造成任何形式的破壞,反而還讓某些商人進入狂歡當中,變相地為諾亞帶來高額的稅金。
可是神靈的針對意圖已經昭然若揭,隻不過這樣的針對,是以百年為單位逐步推進,神靈並不打算在短期內看到成效。
神靈的不朽便是用於此處,不死的神靈可以用百年,千年為單位,設計一場堂皇正大的陽謀,壓製針對某一勢力。
晉升成為祖代龍的諾亞,則是同樣接觸到了不死不滅的邊緣,有機會立足於不朽領域的他,同樣也有興趣在此方麵與神靈過一過招。
大不了掀桌子,反正對於信仰的依賴,諾亞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的,畢竟言靈·帝皇並不能作用於自身,而神靈對於信仰的依賴嘛,不能說完全無法脫離,但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那關於海港城勞務待遇的問題,您打算如何解決?有許多聖武士都對此發表了一些不好的意見與看法,”
璐緹希婭提醒諾亞,
“已經有聖武士主動請求前往海港城,組建法庭,建立勞動保障所。”
“這確實是問題,那些家夥的吃相太難看了,我會發布一則聲明,並在政令上做出調整。”
諾亞沉吟片刻,便有了解決方案。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不久之後,以聖龍的名義發布的行政公告,便傳遍了聖龍領各地各區,尤其是在商人之中,引發了極大的反響。
因為諾亞將海港城及其周邊三百裡地設定為經濟特區,當地總督更是擁有有限立法權,能夠根據當地的情況,適當取用法典法條。
經濟特區內部的勞務薪酬不必與聖龍領地齊平,給出的理由也十分正當,那就是聖龍領地發展至今,是經過百年積累。
而海港城一窮二白,就連基本的糧食供應耕地都沒有開墾出來,並不具備支撐高福利工作的生產基礎。
因此允許總督因地製宜,結合當地的發展情況,製定合適的勞務保障措施。
換而言之,在這道行政法令之下,如今發生在海港城,隻給勞工發放食物而不發錢的行為,是正當且合法的,而並非違法行為。
不過,在這道行政法令的最後,諾亞也做出了補充說明,那是一項發展計劃,計劃在十年內將當地工人的勞務薪酬收入提高到當下聖龍領地平均薪酬的一半,二十年內看齊。
正是這項發展計劃,平息了諾亞領地之上,諸多聖武士的躁動。
更關鍵的是,在這道行政命令發布之後,諾亞又發布了一項政令。
在海港城設立海關署,嚴格控製海港與內陸聖龍領地上的貨物與人員往來,對於想要前往內陸的光輝信徒,則是設置了諸多要求。
首先便是要求身體健康,身上無傳染的烈性疾病,其次就是在海港城無犯罪記錄,且信譽良好,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則是要分彆拿到總督府,以及就職工廠的推薦書。
設立這些要求的目的一目了然,那就是聖龍領隻接納那些在工作上,長期保持積極態度的光輝信徒。
至於那些每日虔誠禱告,不參與從事生產的信徒,則是連海關署都過不了。
至於設立要求如此之多,會不會引發反感與抗議,那自然是有的,但架不住確實有許多符合要求,且想要前往聖龍領地生活的光輝信徒。
海港城並沒有設立信息壁壘,聖龍領地的情況,伴隨著一位又一位商人,前來辦廠,自然而然地就會在光輝信徒的群體中傳播開來。
經濟特區設立後,參加工作的信徒們不再滿足於工廠發放的生活必需品,他們也想要獲得聖龍發行的貨幣,然後以貨幣去購買自己想要的商品。
在了解到貨幣的價值後,作為生物的基本欲望則會讓他們想要獲得更多錢幣,
於是,在了解到聖龍領地中,同樣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不僅更輕鬆,工作時間還更短,工作酬勞至少是三十倍,離譜誇張乃至近百倍。
隻要還有些許世俗欲望的信徒,就沒有能夠坐得住的,想方設法,傾儘全家微薄家產,哪怕是找商人借貸,也要前往聖龍領地。
一時之間,浩浩蕩蕩的移民潮就這麼出現了,雖然有安貧樂道的虔誠信徒,對這些追逐金錢的同胞,抱有極大的憤慨,並且進行抨擊,但這對於移民潮的規模越發壯大卻毫無影響。
以至於新成立的海關署,在看到越發恐怖的移民潮之後,不得不緊急設立新的條令,設定每日移民額度,並且嚴格控製經濟特區,各方工廠的推薦名額,要求他們不得隨意給予推薦。
“追名逐利才是智慧生物的本性啊!”
親眼見證了遠航海港的一係列變化之後,諾亞忍不住在自己的宮殿中得意大笑起來。
他沒有以行政命令粗暴乾預這些光輝信徒的安置,而是通過商人的醜陋本性,以及聖龍領地遠遠優於封建貴族的生活環境,吸引向往更加美好生活的光輝信徒自我分化。
不過也不可否認的是,能夠經受住物質誘惑,依舊堅守信仰的人,才是神靈真正需要的信徒。
這一係列的變動也算是為光輝之主變相提純了信徒,不過,諾亞並不為此憂心,畢竟凡人的壽命又能有多少?
一代是虔誠信徒,但他們的子女,他們的孫子孫女,依舊能夠與他們一樣,保持對光輝之主的虔誠嗎?尤其是在經濟特區這樣刻意設定的環境當中。
相比於一生虔誠供奉,死後不一定能夠享受到的神靈榮光,生前隻要通過努力奮鬥,就能夠獲得的物質享受似乎更為實際一些。
如何選擇,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