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老者收斂思緒,聲音沒有起伏,讓人聽不出喜怒,“小丫頭,在讀《禮記》?”
王姮低著頭,認真寫字。
聽到老者的聲音,不知為何,她就是覺得,這位老先生,似乎有些失望。
失望?
他為何失望?
對誰失望?
王姮暗暗想著,卻沒有耽擱回話。
揚起小腦袋,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裡寫滿純粹,她乖巧的應聲:“回老翁,正在讀《大學》篇。”
九歲的小女郎,已經開始讀禮記,算不得平庸,可也達不到優秀。
老者自己是天才,跟著他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神童。
王姮的水準,根本就不符合老者的要求。
字,一般。
文,亦尋常。
老者沒再進行考校,緩緩的走回主位。
這個時候,跟隨老者的兩個少年也上了高台。
一個十四五歲,一個十一二歲,都穿著圓領襴袍,腳上的翹頭短靴沾了些灰塵,顯是一路風塵而來。
兩人的容貌都很出色,一個麵如冠玉、目若朗星,一個明眸皓齒、梨渦微顯。
略年長者,已經有了翩翩君子的模樣。
年幼者,則靈動、可愛。
服飾精致,容貌出眾,一身的氣質也非凡人。
王姮眸光閃爍,她在兩個少年身上聞到了熟悉味道:舉止端方、氣質華貴,一言一行,行雲流水,妥妥的世家做派。
且,這兩個少年,似乎比她所熟悉的世家子,更多了幾分儒雅與精致。
他們身上自帶書卷氣,還有著江南水鄉特有的婉約與柔美。
莫非,他們是南境的世家子?
王姮不著痕跡的打量著,猜測著。
兩人已經拱手見禮——
十一二歲的梨渦少年,帶著稚氣的自我介紹:“吳郡顧哲見過女公子!”
王姮挑眉,吳郡顧氏?
南境的一等世家?
她的感覺沒有錯,這位看著愛笑的小少年,果然出身名門。
王棉:……顧哲?骨折?
這名字,擱在後世,定會被人各種玩兒梗。
不得不說,古人取名字,還真是“任性”。
她已經快速的將烹製得剛剛好的蛋、肉等都盛到了盤子裡。
擦擦手,王棉站起身,來到了王姮身後。
雖然,王棉知道,以她的“賤民”身份,是沒有資格跟這些貴人相互見禮的。
但,她的身份是九娘的“伴讀”,自然要與九娘一起。
“琅琊王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