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到了潯陽城,反而沒有了這項進城費用,似乎城內的官府並不在意這些微薄的收入。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還以為他們是為黎民百姓鞠躬儘瘁,百姓擁戴的好官呢。
城門外兩邊不再是衙役,而是儀表堂堂的士兵,而且手中拿的都是大刀長劍,威風凜凜。隻是麵對的不是大漠孤煙,也不是塞外勁敵,可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
照舊有兩個人衙差在負責檢查過關文碟和路引,他們的態度顯得頗為隨意,甚至有些漫不經心。
這次,騎馬的下來走路,但是女眷們並沒有被要求下車,車上的貨物也沒有受到任何檢查,衙役們隻是匆匆掃了一眼他們的路引,便揮手放行。
排到他們的時候,景春熙注意到,兩個衙役的表情中帶著一絲古怪的熱情,巴不得他們儘快進城一般。偶爾遞過來的眼神中,透著一股考究的疑問,卻又沒有問出口。
其中一個衙役甚至對他們嗬嗬笑了笑,那笑容在景春熙看來,帶著幾分不懷好意,仿佛他們是被送入虎口的羔羊。
一進城門,裡麵景象卻大相徑庭。
城內的氣氛與城外截然不同,守城的士兵們穿戴整齊,手持刀叉,神情肅穆,目光如炬地盯著每一個出城的百姓,已經沒有進來時的那種熱情,好似百姓隨時要造反似的。
出城的隊伍不長,但也有幾個下人在忙著替主子排隊,都是帶有奴仆,也有馬車的,即使不大富大貴,也不是窮苦百姓。
二十兩銀子省著點用,就是百姓一家五六口人兩三年的嚼頭。這筆費用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足以讓他們望而卻步,所以大多隻能坐以待斃。
馬車漸漸前行,離城門稍遠的地方,站著一群衣衫襤褸的百姓,他們瘦骨嶙峋,麵色蠟黃,也不知多久沒吃過飽飯了。
他們的目光中充滿了絕望與無奈,雖然都一起站著,相互之間卻沒有一句話。
似乎想要趁機衝出城門,卻又被士兵們手中的棍棒刀叉所震懾,隻能稍稍退後幾步,不敢輕舉妄動。
景春熙看到這一幕,心中不禁一沉,潯陽城內的糧食緊缺,已經讓百姓們陷入了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