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夫人他們能做到這樣已經極好了,畢竟原本沒有多少錢財,又沒有任何助力。在這種困境中,他們依然努力想為百姓發聲,為正義奔走,這讓景春熙不禁對他們的敬佩又增添了幾分。
看他們那麼焦急,景春熙安撫說“聯名簽字,這個可以讓七叔他們想辦法。”
景春熙想過了,施粥點和賣糧點,那裡都擺一本小冊子,讓領過粥、買過糧的百姓簽個名不是難事。這些百姓在艱難時刻得到了幫助,自然會對施粥點和賣糧點心存感激,而簽名不過是舉手之勞。
就算是直接跟他們道明緣由,願意簽名的人也大有人在。這麼多百姓,簽個名、按個手印而已,住在哪兒都不會透露,不會對他們造成安全威脅。
更何況,這些百姓早已被官府的苛政壓榨得喘不過氣來,他們早就渴望有人為他們發聲,為他們討回公道。
特彆知道迫害壓榨他們的除了兩個府衙的官員,最大的黑手就是皇帝老兒的親兒子,怕是個個會義憤填膺,想來連造反的心都有。
三個表兄弟低著頭沉默不語,麵對景春熙,他們都覺得自愧不如,更是痛恨自己的無能。他們深知自己在這樣的大事麵前顯得如此渺小,而景春熙的果斷和智慧卻讓他們不得不佩服。
……
老婆婆一直跟糖霜春桃等在外麵沒有走,看到陶夫人領著人出來後,又把他們帶到了旁邊的一個院子。
“慕薇院”三個字的字體和“慕蘭院”是一樣的,應該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兩間院子並排而建,想來裡麵布局應該也差不多。
隻是兩個院子離得那麼近,景春熙平時卻從未注意過。或許是因為她從未想過,自己會和陶夫人一家有如此深入的交集。
“薇姨,這是您原本住的院子嗎?”聽景春熙這麼喊她,陶夫人微怔了一下,但還是點了點頭,對這個稱謂也默認了。
記得第一次見麵的時候,陶夫人稱她的嫡姐為蘭姐姐,那麼這個“薇”字肯定也跟陶夫人的名字有關,這麼一喊,果然就對了。可見薇姨兩姐妹當初在家中是極其受寵的。
應該是長輩們歸鄉後才特意給她們建的院子,院子的取名,都對她們意義非凡。每一處細節,每一處布局,都承載著長輩對她們的寵愛與期望。
隻是,疼愛她們的親人早就不在了。
安排陶夫人歇下後,老婆婆並沒有離開,而是說“二小姐留下來幾天,老奴就照顧二小姐幾天。”看其忠心,令人動容。
老婆婆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執著,她早已將自己的忠心奉獻給了陶府,現在老了,臨死了還能見到二小姐和小主子,是她的榮幸。
又看著承睿和承智走回前院後,景春熙和春桃幾個才退了回來。
景春熙再一次拿起那張紙條看了看,馬上做出了決定說“我們三天後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