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鏡頭,都是跟隨天選者移動。
而這一次,卻跟著細胞們的執念而走。
華國的觀眾仿佛也成為了標簽之上的執念,如同外來者般,重新見證了逝去的那三年。
人們心中的成見是繭。
內心的盲目固執是繭。
包容自己的天地亦是繭。
此刻,破繭而出的細胞們睜開了雙眼。
它們看到了,城外……依然是城。
一座共生之城。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裡,一夜之間,千萬人暫停了軌跡,但依然有無數人奔走在最前線。
社區人員日夜不休地拿著喇叭,走街串巷地提醒人們物資足夠,無需擔憂。
醫護人員穿上厚厚的防護服,互相在對方的背後鄭重地寫上名字,還有血型。
大家仿佛不知疲倦的機器,日夜不停地運轉損耗著,穿梭地各個病房之間,沒有離開醫院的時候。
何其相似……都在抗擊著病毒。
空曠無人的廣場上,led屏幕裡不間斷地播放著時事新聞,元首發表講話:“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鬥……”
那時,牆外都是無儘的惡意,在華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各國掀起彆有用心的論調,抹黑華國限製人民自由,故意開發的致命生物武器。
燈塔國前官員要求華國就病毒損失賠償20萬億美元,其他國家紛紛限製口罩和醫療物資出口。
當時,甘晝月牽掛著遠在家鄉的父母親人。
但患有基礎疾病的家人,被國家和社區保護得很好,反而是身在異國他鄉的她們,陸陸續續地被不願意佩戴口罩的自由人毒倒。
病毒來勢洶洶,多國宣布放棄抵抗,要與病毒共存,通過群體免疫來渡過難關。
它們放棄了60歲以上的老人。
裹屍袋暴漲,棺材賣斷。
老人沒有選擇。
華國選擇與人民共生,絕不向病毒妥協。
因為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
都不可被放棄。
華國在用自己的方式對抗著。
難以想象,麵對一種新型病毒,在疫情最嚴重的城市裡,八十歲以上的患者治愈率70。
大部分還是有基礎性疾病,治療產生的十幾上百萬的治療費用,都可以按照規定報銷。
華國讓許多可能消逝在這個寒冬,一些有著基礎性疾病的老人至少延續了三年的生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