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旻不懂丹鼎之事,卻頗感稀奇,走近丹爐用手撫觸,卻發現丹爐竟然是溫熱的,急忙撤手。
李白笑道:“裴兄小心了,此丹爐甚是神異,乃是三層轉心的懸胎鼎,丹藥懸於爐中,夾層中以伏火燒煉,經年不息,是以爐外爐內均不見火。若非丹丘生識得此機關,這爐火是決計無法重新點燃的。”
賀知章知道李白所說的丹丘生乃是終南道士元丹丘,此公乃是煉丹的聖手,隨口問到:“不知煉出過幾轉丹?”
煉丹之道在於不斷煉化,將煉丹所用各種珍貴的藥材礦石一同放入丹爐中熔煉,若能凝聚成丹便為一轉,再以此丹為引,放入更多藥石入爐複煉,再凝則成二轉,如此九次便是“九轉”了。煉丹用得最多的材料是丹砂,因此一轉丹是朱紅色,稱為“丹”便是紅色之故。然而世人相信“九轉丹”是金色的,稱為“九轉紫金丹”,抱樸子葛洪言:“九之,三日得仙。”說的便是如服九轉金丹,三日內便可得道飛升,羽化成仙了。
李白自嘲道:“大哥見笑了,至多三轉而已……”
三人談笑間已近申時,童兒折回房子端來一大盤煮好的肥雞,搭配了幾個時令菜品,雖不是什麼名貴菜肴,但勝在新鮮,倒也可口。童兒又端了一鍋黃米飯上來,李白看了一眼,問童兒:“怎不做雕胡飯待客?”
童兒回道:“最近天涼了,菰米價高,主婦不讓使用。”
李白怒道:“這婦人……兩位乃我摯友,招待飯食竟也要搞得如此摳嗦嗎?”
賀知章忙道:“襄州孟夫子有詩雲:‘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可見這肥雞、黃米乃是農家至樂啊,何陋之有?隻是有朋自遠方來,卻有飯無酒,可非待客之道啊。”
李白這才醒悟道:“快,快!丹砂快去備酒!”
裴旻奇道:“這小童兒叫丹砂?”
李白嗬嗬笑道:“他本不叫這名。收養他時我醉心煉丹之事,因此給他取個小名叫丹砂,為了討個口彩。”
童兒應命去取酒,裴旻待他走出石室,悄聲問李白道:“他是個孤兒?”
李白道:“他是個江流兒……”
其時江南江水兩岸有許多窮苦人家養不起孩子,便將未足月的孩子放在木盆之中隨江水順流而下,這種孩子便稱作“江流兒”。運氣好被好心人收養那便得活了,若運氣不佳落在荒灘被野獸叼了去也是常有的事。賀子章是江東越州永興人,自然知道“江流兒”之說。不禁唏噓道:“沒想到小童兒也是個苦命人,太白兄撿了他來倒也積了善因。”
李白道:“拾得他的卻不是我,乃是正節先生,說起來倒也頗傳奇,尋常江流兒都是順水而下,這童兒的木桶卻逆流而上,彼時正節先生正乘舟遊於江水,順水放舟之際,卻見一木盆逆水溯行而來,心下大奇,命舟人駕船靠近才發現乃是一嬰兒。”
裴旻奇道:“木盆何以能夠逆水而行?”
李白道:“正節先生救起童兒時已明白了緣由,原來當時正是春末洄遊之期,江中有一路溯遊而上的鳳鱭魚群,也是湊巧這木盆恰撞入鳳鱭魚群,鳳鱭數量眾多,又不知避讓,便推著木盆溯江而上了。”
裴賀二人齊聲嘖嘖,李白笑道:“正節先生也說童兒福澤深厚……說起來,今春聽聞正節先生被聖人詔入朝為翰林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