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諸葛二人竟然坦然聯手,也不怕被人恥笑。程千裡道:“嘿,姓司馬和姓諸葛的居然要聯手,諸葛武侯和司馬宣王若是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咯。”
他還待要繼續出聲譏諷,江朔轉頭橫了他一眼,程千裡立刻吐吐舌頭不敢再說了。
江朔回過頭對司馬、諸葛二人淡然一笑,叉手道:“我是江湖後輩,二位前輩但有所指教,怎敢違拗?”
司馬青雲道:“取我二人琴瑟來!”
道家、儒家各有一名弟子出列,各捧了一個織錦的大布囊,恭恭敬敬交於司馬青雲和諸葛靜虛手中。
司馬青雲轉頭對三教門徒道:“你們都出去吧。”
三教弟子齊聲唱喏,默默退出大殿。
司馬、諸葛二人打開布囊,卻是一琴一瑟。
鐵箏道元向睿息等人合十道:“南無佛陀耶,非是道元不敬,為讓三位能安心比試,還請諸位與老僧一起到外麵等候。”
睿息等人江湖閱曆都豐富得很,一看二人亮出的琴瑟通體烏黑,泛著寒光,不是銅澆便是鐵鑄,知道此二人是要以琴瑟為媒,與江朔比較內力,讓他們出殿去是怕誤傷,確是好意,睿息向江朔叉手道:“少主,我們去外麵等候,你多加小心。”
江朔點頭稱是,眾人便隨著鐵箏道元一起出殿去了,道元反手將殿門關閉,偌大一個大殿中便隻剩下了司馬青雲、諸葛靜虛和江朔三人。
二人呈掎角之勢坐在地上,將琴瑟放在膝上,麵對江朔遙遙夾峙,諸葛操琴、司馬鼓瑟,一起彈奏起來,司馬青雲邊彈邊向江朔解釋道:“此乃古曲《神人暢》,江少主可要聽仔細了。”
《神人暢》相傳是堯祭祀之時所彈奏的曲子,其聲感動天神臨凡,與人們歡歌悅舞,共慶盛典。因此聽來十分歡愉,江朔不識琴曲,隻覺兩股巨大的內力如潮湧來。
兩股內力似乎難分伯仲,但卻又各不相同,諸葛的琴音連綿不絕,同碧海潮生,洪波湧起將江朔裹脅其中。司馬的瑟卻忽高忽低,高如巨浪拍礁岩,低如激流衝險灘。
江朔定睛看去,原來琴是七弦,諸葛靜虛雙手輪動,在弦上縱橫捭闔地掃動,因此內力連綿而至。而司馬青雲手中的瑟有二十五弦,每根弦的粗細均不相同,每根弦下都支有一個可以左右移動的雁柱。
司馬青雲在諸葛靜虛的琴音中間或掃弦,每一次掃弦,他都要滑動雁柱,因此每次發出的瑟音都大不相同,無跡可尋。
原來此二人聯袂出手,是諸葛琴音在正麵佯攻,司馬瑟聲在側麵突襲,一琴一瑟仿佛千軍萬馬所布的軍陣一般,諸葛之琴如重甲步兵列陣而前,司馬之瑟如輕裝騎兵奔襲於側,饒是變化萬千,奇詭凶險。
江朔不敢托大,當即盤膝坐下,收斂心神,心中忽生一念,觀想三門峽激流之中的砥柱山,他此刻便如中流砥柱一般,在琴瑟造成的驚濤駭浪間如嶽而峙,不動如山,在二人軍陣之前平地建了一座堅城,任你兵勢如山,我隻在堅壁之後靜觀瀾起潮落。
司馬、諸葛二人一曲將終,見江朔盤坐在那裡頭頂白霧嫋嫋升起,巋然不動,心中佩服,卻也生出了爭雄之心,二人對視一眼,互相點了點頭,四手齊揮,換了一首曲子。
諸葛靜虛忽而縱聲長歌,歌曰:“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複旦兮。
明明上天,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弘於一人。”
他的嗓音渾厚開闊,令人心神俱醉。
司馬青雲跟著歌道:“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萬姓允誠。
於予論樂,配天之靈。
遷於賢聖,莫不鹹聽。”
他的嗓音尖銳高亢,充滿蒼涼之感。
二人相和而歌:“
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精華已竭,褰裳去之。”
一曲《卿雲歌》如列缺霹靂,從天而降,繞過堅壁高壘,在江朔心頭隆隆回響不已。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