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儉魏不敢反駁柳汲,續道:“西爨人舊服漢化,著漢衣習漢字,與漢人習俗相近,被稱為白蠻。東爨人則多蒙昧未開,習俗與漢人迥異,因被稱為烏蠻,可不是膚色深淺之彆。”
羅羅接口道:“六詔原本皆為烏蠻,但我們浪穹詔、邆賧詔和施浪詔三詔在洱河之北,更接近漢地,因此習俗與漢人相類,可不是蠻夷。”
江朔心道:“原來柳汲大匠是三浪詔人,方才說南詔劍又名三浪劍,原來是三浪人所鑄之劍的意思。”
柳汲道:“你東拉西扯的說什麼?便是烏蠻占了交州,難道不是奉了閣邏鳳的旨意?你作為輔政大臣就沒個擔當嗎?”
段儉魏道:“南詔大蒙國立國不過兩代,蒙舍詔以武力威壓各族,可不能以武治之。很多事元主也不能獨斷。”
南詔與大唐交惡以來,其國刻意與漢唐文化切割,改國號“大蒙”,國君自稱為“元”,臣子自稱為“昶”,這都是蠻語之音,柳汲聽了又重重哼了一聲。
段儉魏道:“烏蠻占了交州,其實也沒什麼用,漢人不服管,生番不能管,聽說何履光要發兵來攻卻都亂了方寸,求元主發兵去救。”
柳汲道:“救什麼?退回來不就好了?”
段儉魏道:“畢竟是得來的國土,元主也不能說棄就棄……”
柳汲道:“本就是奪來的土地,為何放棄不得?”
段儉魏知道阿爺執拗,也不爭辯,自顧自道:“元主派我領兵去援交州城,我心知如大戰雙方死傷必重,不若斷了何履光的糧道,叫他不戰自退。”
江朔聽到此處,想到當年安西怛羅斯之戰,也是靠江湖群豪毀了對方糧草而迫使大食人撤軍的,但吐火羅地與呼羅珊陸路相通,若非阿布被黑衣大食國主所殺,隻怕用不了多久,大食就會卷土重來,進逼碎葉城。
柳汲道:“何履光也算得名將,又怎會不保護輜重,任由你破壞?饒是你僥幸得手,唐軍失了糧草供給,又失了船隻,又怎能安然撤回?不也是等死麼。”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