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內,李承乾與齊先生對坐於精美的茶案兩側,悠然品茗。
李承乾身著龍袍,身姿挺拔,麵容上透著幾分威嚴,而齊先生則一襲青衫,氣質儒雅,舉止間儘顯從容淡定。
“陛下,如今天下承平,我大唐愈發昌盛,各項產業蓬勃發展。”
“紡織廠已經順利開辦,吸引了眾多女工投身其中,景象甚是繁榮。”
齊先生微微抬起頭,眼中帶著欣慰,向李承乾彙報道。
李承乾輕輕放下手中茶盞,微微點頭,說道:“朕心甚慰。”
“紡織之事,關乎民生冷暖,其意義重大。當前仍麵臨些許困境,如原料供應方麵,棉花產量不足,確是難題。”
“恐需待至明年,方能全力開展棉衣製作,以保我大唐子民冬日皆可免受嚴寒之苦。”
李承乾淡淡的說道。
“陛下聖明,此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徐徐圖之。”
“且就當下而言,鹹陽與長安之間,雖為我大唐心腹之地,但並非紡織廠長遠發展之最佳選址。”
“待此處運營成熟,積累足夠經驗與資源後,可將廠子遷至江南道。”
“江南之地,氣候溫潤,物產豐饒,更有蠶絲這等珍貴原料,實乃紡織業之天然良所。”
齊先生侃侃而談,言語間儘顯對大唐未來紡織業布局的深謀遠慮。
李承乾手撫下頜,微微沉思,片刻後又道:“所言甚是。”
“對了,朕許久沒有聽到吝胖子關於造船之事的消息,他這一年來在造船一事上進展究竟如何?”
齊先生聽聞,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淺笑,緩緩放下手中茶杯,說道:“陛下,此前臣在鹹陽時,曾與吝胖子有過一番交談,他向臣提及了造船計劃。”
“哦?”李承乾眼中好奇,身體微微前傾
“速速道來。”
在李承乾心中,造船一事關乎大唐水軍建設與海上貿易拓展,意義非凡
他知道吝胖子事務繁雜,既要忙於諸多商業經營以充盈國庫,又要兼顧各類工程建設,還要仔細核對各種堆積的賬單,著實辛苦,所以李承乾也沒有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