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一提韁繩,挺直了腰杆,聲音洪亮的喊道:“兄弟們,傳我將令,出發!今年本將軍,務必讓兄弟們回家過年!”
隨著秦如召一聲令下,整支部隊瞬間行動起來。這些士兵都是大唐的精銳,他們一動起來,氣勢磅礴,不可阻擋。
他們展現出極高的紀律性和團隊協作精神。他們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油子,在無數次的戰鬥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彼此間配合默契,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能心領神會,做出最恰當的反應。
急行軍對他們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他們早已習慣了這種高強度的作戰節奏,什麼都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可這一路的急行軍,卻苦了隊伍中間的那些官員子弟。
他們從小生活在安逸舒適的環境中,享受著榮華富貴,從未經曆過如此長時間的策馬趕路。
剛開始,雙腿內側就被馬鞍不斷摩擦,火辣生疼的感覺讓他們苦不堪言,可他們不敢有絲毫懈怠,隻能強忍著疼痛繼續前行。
此刻在馬背上的每一秒,對他們來說都如同煎熬,汗水不停地從額頭滾落,濕透了他們的衣衫,疲憊感如影隨形,將他們死死地拽住。
但他們沒有一個人敢提出停下來,因為所有人心裡都明白,既然不再是使團,而是行軍打仗,在大唐軍隊中,軍令如山,不管是誰,哪怕是天王老子,都得遵守軍規。
除了太子殿下,他們誰要是敢違反,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軍法無情,違反軍令的人必將受到嚴厲的懲處,輕則杖責,重則斬首,沒有人願意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也幸好,士兵們雖然忙碌於行軍,但也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這些官員子弟一些幫助。
有的士兵會主動幫他們調整馬鞍的位置,減少摩擦。
有的會分享一些緩解疼痛的草藥。
就這樣,連續三天的長途奔襲,這些孩子竟然勉強跟上了隊伍。
在秦如召看來,這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至少,沒人跑到他這裡抱怨路途的艱辛,也沒有人當逃兵臨陣退縮。
特彆是太子殿下,一直以身作則,始終堅守在隊伍中,和大家同甘共苦。
終於到了一處休息的地方,秦如召隻給了一個時辰整頓兵馬,一個時辰後就得立即出發。
李璟祐下馬的時候,隻覺得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住。
他的雙腿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肌肉酸痛的感覺讓他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大唐的士兵奔襲了這麼久,下馬後哪還有力氣打仗呢?
看著那些下馬後談笑風生的老兵,李璟祐苦笑著搖搖頭。
這些老兵仿佛不知疲倦,他們熟練地檢查著武器裝備,剛剛的長途奔襲對他們來說隻是小菜一碟。
這種久經沙場的淡定,讓李璟祐既敬佩又羨慕。
身後的那些官員子弟,也都和他差不多,一個個走路都疲憊不堪。
他們相互攙扶著,找了個地方坐下,有的揉著酸痛的雙腿,試圖緩解一下肌肉的緊張。
有的大口喘著粗氣,努力讓自己的呼吸恢複平穩。
還有的閉上眼睛,短暫地休息一會兒。
每個人的臉上都疲憊無比,但他們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