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暫時思慮無果,但楚皇認為自己早晚會得知真相。
因此他不再多想,壓下心中疑惑,豪爽的向虯龍大將與失地龍屬打招呼。
他的到來令一眾失地龍屬非常振奮,少卿果然實力強悍,水府剛建不久便得三位少君坐鎮。
假以時日,龍屬少君為將、雜血龍屬為兵的陣容必定能夠實現。
到那時他們便是水族皇朝的元老,應當能獲得更多的資源,甚至是化龍之機。
楚皇與眾人簡單交流幾句後道明了自己的打算,主動出水府去巡查水道。
不多時他便再次返回,並將賓宣王賣的一乾二淨。
“諸位,我以往巡遊楚地水道時來過此地,對此地情況還算了解。
此地為賓宣郡,受楚國賓宣王統節製,此河為綺水,因水紋似錦而得雅號。
聽聞那賓宣王是凶惡跋扈之徒,其有可能為一己私欲故意挑撥我等與楚國爭鬥。”
“賓宣郡南有一郡曰桐洞郡,多居住四部山蠻遵四部王烏尤為主。
我等或可聯係烏尤清理賓宣王,隻需約定水陸分治,四部王為擴充領地多半會選擇與我們合作。”
此時賓宣王還不知道楚皇已經準備清理他了,尚做著楚國兵將壓製水族,為它立威的美夢。
“少卿,我願負責談判之事,如無意外近期便能得到四部王的答複。”
“善,水芝少君若能安撫楚國,可省下不少麻煩,如此便有勞少君了。”
楚皇得到了外交之權,周元得到了楚國朝廷的讓步,雙方都很滿意當下的局麵。
另一邊的賓宣王同樣很滿意,因為楚皇主動向他發來了傳信。
“賓宣王,你莫要一直觀望,即便查不清綺水虛實,也該收斂兵將退至安全位置。
我已遣善戰之將前往賓宣郡,此事能談便談,若是談不妥怕是要動刀兵。”
“你儘快與安宣王達成和解,否則調度周邊兵將時,安宣王與四部王很可能會避而不戰。”
“陛下所言甚是,我定儘快團結周邊封君。”
楚皇之言令賓宣王安心不少,他的出身秘境終於有望回歸了。
振奮之餘它不禁想到了另一種可能,若是水族同意和談該怎麼辦。
以楚國的做事風格,定然不會為一條綺水與水族爭鬥。
若他們兩方約定水陸分治,那他的出身秘境豈不是回不來了。
“不行,一旦他們和談,我便無法借助楚國軍威成事。
我需在朝廷大將來之前激化水陸矛盾,避免他們有和談餘地。”
賓宣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在乎楚國遭受多少損失。
也不在乎蛟龍之屬參戰,興潮起洪引江河之水倒灌賓宣之地。
在他看來隻要出產靈物的秘境還在,賓宣郡的損失早晚可以恢複。
他是這樣想的,楚皇也是這樣想的。
楚皇太了解賓宣王是什麼人了,但因立場問題不好將其擊殺,更不能是為了討好水族而擊殺己國封君。
為此他刻意對賓宣王表達了和談之意,一旦賓宣王有所動作,他便能聯合司律少卿共同發聲。
“賓宣王已暗中投效魏國,刻意鼓動我大楚與橫江水族決戰。
此賊用心險惡、罪不可赦,當以國法嚴懲,再選忠勇之將節度賓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