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顧維感慨著星海文明所麵臨的內憂外患之際。
另一邊。
或許是難得聊了一次大長天的緣故。
槿的談興也比平時高漲了不少,隻見她猶豫片刻之後,又補充了一句:
“另外關於降臨體這種異族,星海之中還有一個不怎麼靠譜的小流派存在,不過這個學說的支持者不是很多就是了。”
“哦?啥流派?”
顧維最近對小流派這個詞有點敏感,聞言立馬腦袋一抽:
“不會是和機魂教派一樣的魔怔人吧?比如主張和降臨體來個深層次魂交啥的.”
“倒也沒那麼離譜啦,”槿擺了擺手,一邊示意顧維想多了一邊解釋道:“那個流派研究的內容主要是降臨體的相關規律,目前有兩個分支理論。”
“第一個分支理論是認為降臨體並非純隨機產物,而是會在文明發展到某個固定階段的時候降臨。”
顧維頓時來了興趣:“固定階段?”
“嗯,直白點就是技術節點,”槿點點頭:“這個分支理論怎麼說呢倒是有部分證據支撐。”
“在目前已知的十三個降臨體中,毀不毀滅另說,有十一個是‘初臨’.也就是對應文明周期裡第一次出現的降臨者。”
“而除了斯科·溫頓這個惡之子之外,剩下十個初臨體現世的時候.對應文明或偶然或正常發展,剛好都觸碰到了某個關鍵技術節點。”
顧維乖乖做起了捧哏:“什麼節點?”
槿抬頭看著他,一字一句說道:
“探索到10^40量級創世參數的階段,也就是.可以初步模擬宇宙誕生的最低條件。”
顧維頓時目光一凝。
創世參數?
降臨體出現的技術節點,居然會牽扯到這玩意兒?
按照當初大眼珠子的說法。
所謂創世參數,就是時間量級在宇宙誕生10^33秒之前的特定信息。
就像孵化小雞的蛋殼一樣。
隻要湊足了創世參數後,便有概率模擬小雞孵化.也就是宇宙誕生的最初瞬間。
在那次交流結束之後,顧維也主動在互聯平台了解過一些相關內容。
按照他得到的搜索結果顯示。
人造黑洞需要掌握的創世參數大致是10^34量級,最最普通的人造宇宙則是10^41秒。
除此以外。
創世參數的運用量級——注意是運用而非單純的購買或者采集到信息,也是衡量星海高校體係一大重要輔助:
不入流學院能掌握運用的創世參數在10^34左右,也就是堪堪能不靠外力製造出人造黑洞。
三流和二流學院分彆是10^36、10^39。
誘使喬科文上鉤的那組創世參數就是10^39量級,足以讓二流即六階文明層次的資深教授付出大半積蓄買來研究,也能承擔喬科文母星莫爾德的遷移費用。
一流學院則是10^44秒,也就是顧維穿越前的普朗克時間——按照地球的框架,世界上不會有比這更小的時間存在。
八十七所頂尖學府普遍能達到10^47,極少部分10^48。
星海六大則是
10^50秒。
並且星海六大掌握的精度,也是星海聯盟的最高層次。
因此顧維一直都知道創世參數絕對不是個簡單貨色,但沒想到它居然能和降臨體牽扯到一起.
隨後他消化了一番槿給出的信息,心中若有所思:“槿,所以降臨體覆滅各大文明的目的,是為了不讓本宇宙文明涉及宇宙誕生這個領域?”
“嗯,顯而易見的事兒,”槿聞言肯定的點了點頭,伸手指了指天花板:“不過人造宇宙具體和高塔上層有什麼關係就不清楚了,這方麵一直都是純理論撕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目前比較主流的一種看法,就是高塔上層不願再見到‘樓板’坍塌——畢竟引發本宇宙出現的坍塌直接導致了上層的T2時間軸向下沉降,如果再冒出一個新宇宙估摸著異族會出現其他變故。”
“原來如此.”
顧維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緊接著忽然後知後覺的想到了什麼:“咦等等上層那些異族覆滅文明的最終目的,tmd不會就是想要把T2時間軸給糾正回去吧?”
“本來就是呀,你現在才想通?”槿一臉看傻子似的表情看著他:“要不然你以為異族為啥老是搞事?吃飽了撐著沒事乾掏螞蟻窩是吧?”
“當初我不就說了麼,異體生命發散疏粒子冷寂宇宙,要的就是為了讓時間流動變成非線性狀態,這樣才能把T2時間軸給‘抬’回去——實際上這無數年過去,它們已經成功一小部分了。”
顧維:“.”
臥槽?
居然已經成功一小部分了?
不過想想也是。
儘管高塔上層的視角不同。
但這麼多年過去異族的各種投入也不算少數,光是俯視的眼屎估摸著都看出一大堆了,要是沒點成果那豈不是白乾了?
隨後他摸了摸手腕,又問道:“那第二個理論分支呢?”
“第二個啊.”
這次槿語氣就有些縹緲了,明顯隨意了很多:“這個分支相對就不怎麼靠譜了,它認為降臨體在二次降臨之後,第三次起會遵循某種以時間軸為刻度的減半行為。”
“也就是如果第一次是一百萬年前出現,第二次是五十萬年前,那麼第三次應該是二十五萬年前.”
“另外每次周期減半,降臨體就會逐步增加或者說恢複一種接近支配者的威能,並且周期越多,威能就會越強。”
減半行為?
顧維眨了眨眼,下意識的算了起來:
按照槿的說法。
星海的兩次降臨事件,分彆發生在五十萬和十六萬五千年之前。
5016.5就是33.5。